■ 质疑
英国超市为何对奶粉限购 奶粉生产商主动要求限购
英国乐购超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限购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措施不是乐购超市的自主行为,而是英国零售商协会的要求。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限购一事,英国零售商协会媒体与活动负责人理查德·多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奶粉生产商的要求”。限购的发起人是达能公司,达能公司旗下的爱他美和牛栏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据了英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半壁江山。英国主要超市阿斯达、塞恩斯伯里、乐购和毛瑞斯超市都表示会对主要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进行限购,每位消费者每天可购买2罐。
在一份声明中,达能公司表示,限购奶粉的原因是“有人大量购买并将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非官方途径出口”。达能公司在声明中称:“我们认为大规模的非官方途径出口的奶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喝上西方品牌的奶粉。我们了解大多数家长一次只会购买1罐,所以我们希望这次限购对英国家长的影响会降到最低。”据悉,达能公司表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英国货品短缺的现象,包括每周增加产品供应等。理查德·多德表示:“我们想通过这种限购,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买到婴幼儿配方奶粉,满足他们的需求。”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些超市也对雀巢旗下的惠氏奶粉进行了限制,不过雀巢公司表示:“没有发现大规模购买惠氏奶粉出口的现象。雀巢公司从未要求零售商对婴幼儿奶粉限购,任何针对该产品的限购活动都是零售商的个人行为。”
奶粉限购带来哪些影响 超市要求生产商加大销量
理查德·多德表示,对于奶粉限购问题,奶粉生产商负有一定责任。“奶粉生产商说零售商应该对奶粉供应不足负责,但是为什么这些奶粉生产商不和商店进行沟通,为他们提供足够消费者需求的奶粉?”
消费者调查公司“欧洲监控者”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而且“为了更健康,中国年轻的父母追求国际品牌奶粉,特别是原装进口的产品”。一些英国父母担心中国效应会冲击英国的奶粉市场,代表英国母亲权益的网站“网上母亲”创始人思巴汗·弗里嘉德指责生产商故意“造成恐慌气氛”。他表示,如果中国父母真的需要那么多奶粉,生产商不是可以多雇员、多生产、多赚钱吗?
理查德·多德承认,这种限购条款并不常见,零售商也不喜欢这种限制,因为限购会影响他们的生意。他说:“零售商是在做生意,希望能够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所以没有人喜欢这种限制条款。对于缓解过去几个月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供货压力,这个条款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个人希望这个条款只是暂时的。”
理查德·多德不认为奶粉限购条款是针对中国消费者而设定。他表示:“可以确定的是,的确有人来购买奶粉并以个人的名义将奶粉邮寄到中国,但这种行为是合法的。”
新京报记者就限购婴儿配方奶粉一事联系爱他美和牛栏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萨莉·格里菲斯,不过对方拒绝就此接受采访。
2德国 从2013年1月底开始进行奶粉限购,德国最大的日用品连锁店DM以及ROSSMANN等大连锁店在奶粉柜台贴警示牌称,“每位顾客最多只能买3罐奶粉”。近来,DM超市的限购规定又“升级”,不但限购3罐,还要求出示孩子的身份证明或带着孩子才能买。德国海关一般只允许华人一次往中国寄5罐奶粉,很多中国消费者通过外国人代购,或通过德国食品商代买德国奶粉。
1荷兰 牛栏牌、美素牌奶粉在2013年1月左右开始限购,超市上的婴幼儿奶粉货架上都有限购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每位顾客最多可购买1至3罐奶粉”,以保证货架上奶粉不断档。即便如此,这些奶粉的货柜上也多数是空空荡荡的。荷兰牛栏公司曾对媒体表示,它们的产品只针对荷兰市场,但大规模的采购导致荷兰本地消费者买不到奶粉,只能实行限购。
3意大利 2013年4月,意大利各大超市的婴幼儿奶粉货架上出现了限购标示,“每位顾客最多可购买2罐奶粉”。据当地华人介绍,各类婴儿辅食也被进行了限购,每个消费者每种一次只能买到3件。
4美国 2012年6月,美国多家超市和卖场发布奶粉限购令,顾客每次最多可购买5至12罐婴儿配方奶粉。
5澳大利亚 从2013年1月开始,各大商场、药品保健品店联合采取保护婴儿行动,每人每次限购2至4罐婴儿奶粉。店内监控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收银系统,24小时内超量或反复购买者,电脑拒绝通过。当地邮局原本也曾表示要限制奶粉邮寄量,但由于市场从源头上卡住购买量,邮局认为没必要再设卡,但提高了邮寄费。现在,从澳大利亚寄奶粉的价格基本上与奶粉价格相当。
6新西兰 从2012年年初开始,多家主要超市就在婴儿奶粉专区贴出“每人每次限购两罐奶粉”的限购令,限购令还特别用中文大号字体注明。2012年9月,限购令“升级”,新西兰官方发表声明称,只有注册备案的出口商才有资格将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奶制品带离新西兰本土。因此,个人代购的奶粉将无法从新西兰海关清关。(记者 韩旭阳 储信艳)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