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目前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未来付息额的加大和中央整治力度的增强使得未来城投债背负着较大的风险。业内人士建议,要解决好城投债问题必须使得部分企业及时破产清算,同时在评级体系方面,打破旧有的模式,更多地依靠市场主体,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城投债风险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力度不减,前5月城投债发行规模即达到4542.5亿元,同比增长112%。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许艳认为,从城投债的去向看,以今年5月发行的700多亿元城投债为例,约39%用于偿还平台贷款,61%用于市政道路、保障房、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等基建项目。整体上,城投债对基建的影响在上升,但依然不是基建的主要资金来源。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官方机构和市场机构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披露或测算均存在各种问题。如对于同一主体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信息披露不全面、可比性差、统计方法不可复制等问题;市场机构运用分类加总法测算债务时容易出现重复计算,虽然间接法适用于计算流量,但测算存量精确度较差。长江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徐恒辉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12.58万亿到14.41万亿之间。其中银行贷款规模占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比重逐渐降低,发债规模占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比重逐渐上升。地方政府债务率在84.5%至96.8%之间,负债率在24.2%至27.94%之间。
虽然从这些指标看,整体而言地方债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但是由于债务结构和期限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偿债风险依然很大,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整体来看,全国各地区未来3年每年的还本额约为付息额的2倍。城投债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地区和行政差异,越发达、行政级别越高的地区城投债起步越早,债务规模越大,未来几年的还本付息总额也越大。
应改革评级和破产制度
从当前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和发债的情况看,一些地区已经暴露出资不抵债的苗头。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季江帆认为,不仅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显示出相对较大的债务压力,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青海、甘肃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偿债风险。要想改变当前地方债的困境,上海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建议应改变当前的债券评级制度,并对企业和政府的破产制度进行革新,如改变目前城投公司统一AA评级的状况,适当根据情况进行差别化对待,同时对于运作不好的公司和资产要鼓励其破产,这样才能把这些“有毒”资产清理出去。
此外,长城证券宏观分析师刘勇认为,当前地方债的主体资产量大,但是盈利能力不足,现金流主要依靠筹资活动和政府的补贴,具体项目的应收账款不断积累使得未来的付息压力很大,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财税制度,只有更深层次的财政改革才能化解地方债的迷局。□本报记者 张泰欣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