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顺 画
在过去的一周,A股大盘还在2000点上下挣扎,而外围市场特别是美股却上演“超级周”行情,再创历史新高。本周国内一系列宏观数据将陆续公布,A股会有出人意料的变化吗?一个不利的统计是,2008年以来A股8月以下跌为主,整体而言8月操作策略也许应当更偏于防御。
近年8月行情A股多数下跌
上周是外围市场的“超级周”。至上周五美国股市小幅收高,道指、标普均再创历史新高。而实际上纳斯达克方面的涨幅更大,上周升幅达到2.12%,为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爆破之后在2002年9月见底以来的新高。这让人不能不联想到A股的创业板市场,在过去一周再创行情新高并进一步逼近历史高点。
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增16.2万,不及市场预期,不过7月失业率降至7.4%创4年半新低。美股就是在这样并非一边倒利好的背景下走出创历史新高行情,连带着欧洲股市也进一步走出欧债危机的泥潭持续走高。
本周四、周五,国内一系列宏观数据将公布,按照年初以来的观察数据出现超预期利好的可能性极低。也就是说,从国内投资者的情绪看,要出现信心上的见底可能还言之过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08年以来,A股的8月行情基本上没有一年最终是上涨的,唯一上涨的一年也就是2010年8月,月K线沪指居然仅仅上涨了1.3个指数点。此外4年的8月行情都是下跌告终,而且跌幅往往不小,去年8月的下跌2.67%已经属于跌幅最小的一年。
后市阶段性把握结构性机会
羊城晚报记者也注意到,7月中国PMI小幅上升至50.3,却仍然是年内较低水平,仅仅高于今年2月和上月的50.1,国内的情况仍然不太理想。不过,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采访时最新对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定调”是:“下半年经济形势仍可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尚福林说“做出这种判断的信心,正来源于对银行业整体运行状况的认知”。
中央正在对地方债进行审计,社会对会否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普遍高度关注,上周A股市场表现较弱也多被认为与此直接相关。对此,尚福林的看法是“总体风险是可控的”。如果说这个周末有什么重要的利好,这应该算得上一定程度上给了市场一颗“定心丸”。
看券商分析师的观点,目前则仍然分歧较大,对于大盘看“继续振荡整理”的占多数。而华泰证券分析师周林的观点也许更能切中当前市场的特点,他建议投资者“阶段性把握结构性机会”,指出对大盘既不必过分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振荡市或是近期大盘走势的主旋律,本周大盘的活动区间大概就在2000-2100点。因此,短线波段操作就成为比较适用的一种操作策略。本周热点看好房地产和信息服务。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本月的总体走势仍不宜盲目乐观,短期上档2050点以及2092点左右可能有压力。上证指数和深成指中期调整格局似乎尚无根本扭转的明显信号。上证指数前波反弹至2092.87点回落,也就是对前期下跌485点的修复。从月K线组合观察,目前的5月均线在2096点左右,即2100点左右的阻力较大。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