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高息陷阱提现困难成P2P网贷“雷区” 需谨慎评估控制风险

王原

2015年03月15日13:0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息陷阱提现困难成P2P网贷“雷区” 需谨慎评估控制风险

  新华网上海3月15日电(记者王原)P2P网贷在飞速发展,问题平台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有的投资人把几万、几十万元的积蓄“砸”了进去,看到的却是再也无法登录的网站,听到的是老板已卷款跑路。

  据统计,2014年我国问题互联网借贷平台共计273家,涉及金额数十亿元人民币,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对称及低门槛导致诈骗的道德风险;自融、拆标、组团等导致资金流断裂;同业拆借的关联倒闭;单人借款金额大导致经营风险等。

  “一些纯诈骗平台一开始就以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资人。”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说,超过24%年化收益率红线的平台投资者不要碰,这属于典型的“陷阱”。

  业内人士表示,多数正规平台现在的收益率在8%至12%,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年化收益率。

  在P2P刚刚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就出现一些纯诈骗、开设虚假网站吸收出借人资金的平台,2012年爆发的“优易网”案就是一个典型。然而这并没让大多数出借人提高警惕,随着互联网金融持续火爆,2014年上半年,出现大量纯诈骗平台。不法分子不断变换诈骗手段,不断刷新跑路的最快时间,不变的是源源不断的受害者以及难以进展的维权。

  “识别纯诈骗平台最简单的办法,首先是看有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投资者可以从网贷平台提供的联系方式上进行查找。”马骏说,此外还要看网贷平台的信息是否公开透明。P2P平台和产品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会提升产品透明度和安全性。“投资者要看清借款人是谁,借款用途是什么。”

  除了纯诈骗的平台,另一大“陷阱”是提现困难。数据显示,2014年出现的问题平台中,提现困难型平台占44%,涉及人数最多、金额最大。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律师分析,提现困难一般源于两大原因,一是自融型平台,多少存在标的信息造假,资金流向单一等问题。二是平台正常经营,但是业务来源和风控水平较差,出现风险,资不抵债。

  面对提现困难的平台,厉健建议,投资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在打赢官司后,根据平台剩余资产按比例获得清偿。但他也提醒,通过民事诉讼挽回损失比较耗时,周期至少一年以上,很可能出现打赢公司但无财产可供执行,投资者人连诉讼费还得自己贴进去。

  湖北经济学院戴静博士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除了事后维权救济之外,投资人应事先做好调查及风险评估,仔细研读投资协议,以降低投资风险。

 

(责编:李海霞、刘阳)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
  • 现实中的"动漫美女"现实中的"动漫美女"
  • 当你老了 养老金够花吗当你老了 养老金够花吗
  • 钢管舞美女夜生活的另一面
钢管舞美女夜生活的另一面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