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餐桌的实验还是中产的腔调【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保卫餐桌的实验还是中产的腔调【2】

2012年11月07日08: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这群年轻人选择了返回到原始、初级的交易模式。2010年夏天,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上海女孩常天乐创办了这个市集,试图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户与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

  他们需要餐桌上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价格不菲

  刚刚从大学毕业那会儿,冯超常常在路边摊上解决三餐。经过多年打拼,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眼下在北京有房有车。他在一家金融公司里管理投资项目,也开始紧密地监控自家的“食品安全”。

  经同事介绍,今年春节,冯超第一次去逛了农夫市集,随即成为铁杆粉丝。如今,即使是一瓶醋,他也“不允许家人到外边随便买”。他要买的,是江西农民自己做的、每瓶35元的“手工醋”。

  37岁的袁英华也是市集的长期主顾。她原本在一家国际公益组织任职,生下女儿后,辞职当了全职太太。如今她的家庭月收入接近两万元,房贷也已供完。她家里的食物,90%都来自“绿色生产”的农户。她感觉农夫市集上的食物能够带给她安全感,她也相信那里农户的宣传语:“生产过程透明,推动社区食物安全”。

  但这样的“安全感”价格不菲,袁英华一家三口,每月购买各种农产品的花销高达6000元。

  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创办人常天乐的观察中,冯超和袁英华都属于农夫市集的“典型顾客”,“他们拥有中等收入,大多已经成家,都希望给家人找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

  2010年夏天,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上海女孩常天乐创办了这个市集,试图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户与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市集起初每一两个月才举办一次,来的大多数是“穿得漂亮,带着单反相机”的“文艺青年”,后来发展到一周举办两三次,逐渐拥有稳定的顾客群。

  “无添加、纯天然、手工作坊”是北京农夫市集上频繁出现的广告语。过去两年里,在上海、济南、西安、成都等地也先后出现了同类型的农夫市集,满足着一群收入较高、讲究饮食的人的需求。

  今年春天第一次逛市集的时候,顾客范冬雨对20元一块的豆腐特别好奇。作为一名全职太太,她很熟悉普通菜市场的行情,而在那里,一块豆腐通常只需两元。

  但年轻的摊主告诉她,“这是用传统古法做的豆腐,用的是卤水,没有其他添加剂”。这种说法足以打动范冬雨。长久以来,她都对大众市场上供应的各种农产品和食品保持高度警惕。他们一家三口不吃熟食制品,也尽量不吃反季蔬果,因为“那都是用化肥催熟的”。看到新闻里说有养殖户为了让鱼快速生长而喂鱼吃避孕药后,她过去好几年都不敢吃鱼。

  “味道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安全。”范冬雨反复强调,“我们这群消费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那一次“赶集”,范冬雨买了一块豆腐回家。她相信,这种豆腐真的“不一样”,“20元一块的豆腐不会讨好你的味蕾,但吃起来就是让身体感觉很舒服”。

(责任编辑:郝帅、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