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打拼5年受挫 回家“拼爹”当公务员--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北漂”打拼5年受挫 回家“拼爹”当公务员

2012年11月20日10:02    来源:福州晚报    手机看新闻

  “02、03、06、09、11、27;04”这组数字,马啸至今没有忘记。那是一年前,他离开北京时买8000元双色球的选号。

  那是第二场赌博。5年前,他和父亲赌自己能在北京安身立命,他输了。购买彩票像一次“出老千”,如果能中个头奖,他就能反败为赢,不用走父亲规定的道路。

  他又输了。他只能像少年时一样,在父亲的护航下,获得人们羡慕的一切。

  最后一搏

  一年前的9月27日,北京下了一场秋雨,凉意渐浓。30岁的马啸兜里揣着一张晚上11点多的火车票,这一天,他要离开漂了4年的北京。临走时,他去了趟彩票店。

  “02、03、06、09、11、27;04这组数字50倍倍投,其他79注也是50倍倍投,机打。”

  彩票站店面不大,墙上挂着各个品种的彩票中奖号码走势图。马啸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溜达,等待着开奖。时钟指向21点30分,屋外的雨还在下……“本期的双色球中奖号码为06、10、11、25、32、33;05”,一组数字从中国教育电视台双色球开奖主持人的嘴里念了出来。

  马啸低下头核对着手中的16张彩票,“很惨,都没中。看来,必须回家了”,马啸站起来,转身,出门。打车去西站的路上,马啸特意让师傅多转了个弯,看了看租住多年的房间和曾经奋斗过的出版公司。马啸的北漂生活在雨中结束了,他将迎来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的“体制内的幸福”。

  父亲铺的路

  马啸1981年10月出生,父母均在山西一地级市政法系统工作,父亲身居高位。“老马当兵出身,转业后进了政法系统,他也想让我走这条路”。

  初中毕业时,马啸第一次见识了父亲权力的力量。

  马啸从小成绩忽上忽下,最喜欢的事儿是打篮球。老马在儿子眼里是个“粗人”,不经常回家,但对于自己的篮球运动却很支持。

  老马第一次变脸是在马啸升入初三下学期后,不仅阻拦马啸去打篮球,还从学校请了三门主课的老师给儿子补习。对于父亲突如其来的严厉,马啸并没有放在心上。那年中考,马啸的成绩毫不意外地没有突破400分大关,距离当年省属示范高中的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

  离开学还有一周,马啸的焦灼和对父亲的埋怨达到了制高点,“大不了就不读了”。但没想到,一所省属示范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突然寄到家里。

  马啸后来才知道,在中考进入录取阶段一周后,老马就已经帮儿子拿到了示范高中的校长批条。为了给他个教训,才瞒了他一个暑假。

  那所重点高中赞助费明码标价是2万元,可光有钱上不了这个学校,马啸渐渐认识到老马的“能量”。

  高考后,马啸给自己预估了一个不高也不低的分数,上重点线肯定是没戏,但越过本科线也不是没可能。他在学校发的填报志愿书里,找出了所有二本和专科的播音主持专业。老马看过儿子填写的“草表”,甩过来一句“胡闹”就不再说话。“第一志愿,我帮你选好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你也不想想自己的成绩能不能上本科。关键是上了本科,哪怕是清华北大,你以为就能落个有编制的事业单位?”老马甩下自己的决定离开了马啸的房间。

  果然,高考录取刚刚开始,马啸就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录取学校是一所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借来的自由

  “每一天,我都在酝酿着叛逃。”马啸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

  马啸的宿舍住着一位“诗人”,他是另一个地级市领导的孩子。“诗人”本想读中文,马啸本想学主持,他们很快成为了兄弟。老马偶尔会来看马啸,每次来时都会请同宿舍的舍友吃饭。

  临近毕业,老马就帮儿子安排好了工作,回到市里法院的执法队或者公安局。

  可那年直到六月底,马啸还没有回家。老马急了,他已经为儿子打点好,马啸回来就能进法院的执法队,“比做公安更安全”。

  马啸不得不说实话了,他在电话里告诉了老马不回家工作的决定。老马大怒,声音在听筒里轰鸣,“要是现在不回来,你以后也别回来”。挂掉电话,马啸一夜未眠。那天,老马也没睡,挂了电话就找来自己的司机,开着夜车在次日一早赶到了警官学校。

  父子见面,马啸一字一顿地说出“你让我自己闯闯”。老马第一次被儿子打败了,他无奈地同意了儿子继续参加自考。

  马啸和“诗人”一起留在太原,他选择了关系较近的新闻学。自学考试一年最多可以考8门专业课,取得自考毕业证最快的时间是2年。获得自由的马啸,第一次铆足了劲儿用功考试。2年半之后,他顺利地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

  拿到文凭,马啸开始和“诗人”一起计划未来。去北京,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这个决定让老马十分窝火,但他知道儿子主意已定后,要马啸答应他一个条件:可以在北京发展5年,好坏全靠自己;期间,家里不会再给马啸任何资助;5年之后,如果马啸的户口、编制、住房没有得到解决,就要接受父亲的安排,回家工作。

  失败的赌约

  2006年2月3日,马啸投奔了已经在北京工作的“诗人”,两人在阜石路玉海园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房租每月1600元。“诗人”没有做诗人,成为了北京一家图书出版公司的图书编辑。马啸初去时,这家公司正需要人,因为有熟人介绍,马啸面试很快就通过了。

  马啸在这家公司的最初职务是营销编辑。初来乍到的马啸尚未在北京建立起广阔的人际关系,除了“诗人”,他几乎没有朋友。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只有每月1800元的基本工资,业务提成约为0。交完房租、水电之后,口袋里还有不到1000块钱。马啸算过,这些钱就算都存下来,一年以后,也只能购买北京1.5平方米的房子。

  2010年,马啸来北京的第四年,由于业绩良好,他获得了一次升职做主管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不止是职业平台的扩展,待遇也会升档。马啸踌躇满志,自己是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他提前把好消息告诉了老马。但没想到的是,在最后时刻,他失败了……

  没房、没车、没编制……2011年,老马下了最后通牒,“赶紧回家,法院系统的招考要开始了”。

  是坚持,还是回家?马啸一直拖着,拖到2011年7月,考试的前三天,回家了。那场考试,马啸顺利“达线”了。5人进入复试,只招收一人,老马的关系让马啸成了那个幸运的“分子”。

  现在,每天早上8点,马啸就要赶到法院。虽然比北京的工作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可这里的工作要轻松很多。

  马啸知道,在别人眼中,他就是那个所谓的“既得利益者”,那是他一直想逃避的角色。只要闲下来,他就会想一个问题,“如果老马不能为我铺垫前程,对我是幸还是不幸?如果,那个雨夜我中了大奖,北京是不是就能属于我?” -中国周刊

(来源:福州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