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民间的铺张浪费④:富裕时代要管好人的欲望--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我国告别短缺经济不过是20年的事,但社会上“追奢”等铺张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晒晒民间的铺张浪费④:富裕时代要管好人的欲望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 凤 本报记者:赵蓓蓓 

2012年11月27日07: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民间浪费许多是炫耀性消费,为求社会认同或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投资  

  记者:勤劳节俭一直是中国人的标签,如今似乎变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铺张浪费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您是专门从事消费研究的,在您看来,民间的铺张浪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孙凤:浪费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一,饮食浪费。其中包括:食品消费过程中的丰盛与浪费,如宴请宾客时菜肴丰盛,逢年过节家庭餐桌上食物丰盛,消费不完造成浪费;包装过度的浪费,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情人节的礼品包装,包装费用往往高于商品本身;吃得过多带来疾病所造成的浪费。中国曾是世界上人口最瘦的国家之一,如今它正迅速地赶上西方国家,由肥胖引发的疾病以及治疗带来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二,衣着浪费。较低社会阶层为了追求较高地位总在竭尽全力模仿上层社会的衣着消费,而上层为了保持区隔的标志,就需要不停地变换其标准。于是,人们不断抛弃过时的服装转而购买新的流行,衣着浪费由此产生。

  其三,用品浪费。日常生活、居住装修、能源消费等方面环保意识淡漠,浪费不小。

  记者:仔细分析这些浪费现象,为面子好看或者攀比而产生的铺张浪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面子、因攀比产生的请客送礼、大操大办、人情债已成为相当多的家庭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农村,许多家庭不堪重负,由此造成的铺张浪费也十分惊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社会病?

  孙凤:一是炫耀心理。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炫耀性消费,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把炫耀性消费定义为:通过浪费性的消费让人了解消费者的财富、权力和身份,从而使消费者获得荣誉以及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这种炫耀心理的具体表现就是让别人看到的浪费,以此证明自己的支付能力,以获得别人的追逐和嫉妒。二是寻求社会认同。除了炫耀性消费心理外,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也在追求社会认同,铺张浪费和请客送礼是有关生活方式、生活品位的符号,能够带来社会群体的认同。经济学家阿罗认为,从经济和生物需要的标准看,世界人口消费的要多于其需要的,其中的原因是人们消费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是出于社会认同。三是寻求社会支持的投资,请客送礼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投资或者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再生产。  

  中国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正从实用层次走向象征层次,更追求商品的符号意义  

  记者:有研究报告表明,如今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今年有可能上升为第一。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学生,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追求奢侈品,许多人都是用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奢望。在世界各大名牌店、免税店“扫货”的中国人所表现出的狂热令人震惊。如何看待国人对奢侈品的这种狂热追求?它折射出了什么?

  孙凤:第一,中国已进入一个消费社会。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点在于:商品极大的丰盛;人们对商品的占有不再以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而是转向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求,消费成为人们身份象征、地位昭示和品位炫耀的符号;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介成为符号价值重要的塑造者,民众则通过对符号意义的追求实现对身份的认同。

  第二,对符号意义的追逐。随着中国社会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成员之间只能通过消费得以观察和了解,消费从实用层次走向象征层次。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需求的迅速增长,意味着拥有众多期待通过奢侈品消费达到身份认同的消费者。

  第三,快速发展的广告业在塑造商品的符号。近年来,中国广告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广告在促销产品的同时,通过塑造商品符号来吸引、迎合甚至操纵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广告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策略也对社会阶层的塑造带来深刻的影响。奢侈品的广告定位吸引着众多的年轻消费者。

  第四,中国几千年都处于贫困社会,整体脱贫仅仅是最近20年的事情,因此在如何过富日子上思想界准备不足,广告商借助消费就是幸福、消费就是快乐操纵和教导消费者。消费者部分存在暴发户心态。  

  当前需要构建富裕时代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记者:相当多的国人对浪费行为似乎缺少一种羞耻感,尽管许多人都知道“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句名言,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意识到的只是前者即“贪污是犯罪”,没多少人真的认为浪费也是一种罪。为何我们缺少这种耻感?

  孙凤:中国市场化转型过快,使得我国消费者更加重视商品的符号意义,浪费代表着能力、财富、成功和地位。拥有更多商品、浪费更多的人的生活方式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起到示范作用,进而形成金钱至上的社会习惯和浪费习惯。如果按照这样一种商品符号的逻辑发展下去,社会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对商品的崇拜和浪费中,它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记者: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

  孙凤:需要构建富裕时代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它需要政府、学术界、教育界、社会、家庭共同完成,而不能靠商人。要建构一种能够持续无数代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的节约运动,培养青年人健康的品味,如音乐、文学、体育、诗歌,对艺术和创造的追求,重新肯定古老文化中有关节约、节欲、勤奋、努力的教诲的价值。

  加强广告业社会责任感的建设。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模式,在消费品的销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广告着力宣传的是金钱文化,广告缺乏作为聚合社会力量的道德因素,故对浪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记者:民间的铺张浪费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来说,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您能具体分析一下其危害性吗?

  孙凤:比如汽车的大众化消费所带来的危害。如果小康社会是家家一辆汽车的话,中国将有近4亿辆汽车。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汽车排放气体造成污染、制造汽车和燃料耗费资源,而且容纳汽车要占据城市空间,造成田地变成停车场,森林变成汽车道。车上的空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再如饮食习惯改变带来的危害。肉类食品的产出过程会带来生态转换中的浪费,如动物饲料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是种植植物养活人类所需土地的14到16倍。畜牧生产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他山之石:管理人的欲望特别是官员的欲望,需要细则  

  记者:要改变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铺张浪费现象,什么是最重要的?

  孙凤:鲍曼在《被围困的社会》中指出,消费活动的灵魂不是一系列言明的需要,更不是一系列固定的需要,而是一系列的欲望——这是一个更加易逝的和短命的、无法理解的和反复无常的、本质上没有所指的现象,它注定是无法满足的,因此是要不断更新的。遏制公民铺张浪费行为的最好方式是管理人的欲望。  

  记者:近些年官员膨胀的奢欲对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如今无论是公家还是民间的浪费许多都与官场腐败有关。要遏制奢欲首先要从官员抓起、从反腐抓起。那些法制健全的国家是如何遏制官员欲望的?

  孙凤:一些国家的做法是: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它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如美国、韩国、瑞典,申报人在一定范围内获取的收益,签订的受益协议,接受的馈赠、款待和谢礼以及个人的债权债务、买卖交易、社会兼职等,财产申报有着严格的责任追究。

  道德规范法制化。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和《选举竞争法》,日本的《国家公务员伦理法》,都明文禁止公务员同与工作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往来,包括合同方、接受审批方、被检查方等;禁止与利害关系人员就餐,接受其馈赠,包括婚丧嫁娶等礼金;日本规定即便不是利害关系方,如果接受的宴请或赠礼达到5000日元以上,就必须向组织汇报。芬兰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超过20欧元的礼品。

  教育为主,重在事前的预防机制。德国把教育培训作为促进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拒绝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新加坡也有类似的培训。  

  记者:在遏制民间浪费方面,国外有何可借鉴的经验?

  孙凤:针对食品浪费严重的现象,法国政府制定了反浪费食品方案,预计到2025年将法国每人年均浪费的食品数量减少一半。反食品浪费方案涉及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消费者。提高国民反浪费食品的意识,从食品供应链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食品浪费。

(责任编辑:乔雪峰、聂丛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