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担心
江苏尚未出现太多二维码“传毒”
“我们每个月都会针对一些发现较多、危害较大的病毒,对手机用户进行风险提示,到目前为止,根据我们的监测,还没有发现较大规模的二维码引发的病毒传播”,江苏一家运营商网络部人士表示,“二维码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没那么大”。
还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扫就会中毒、自动向手机发送短信骗取话费等等,可能夸大了二维码的风险。他认为,不排除个别杀毒软件公司利用二维码隐藏的风险,来作为进行事件营销的契机。但总体来说,从即时通信到商家促销,从电商到实体店,现在二维码都越来越热火了,其中会存在杀毒需求的产业链。
■也要小心
最好不要见码就扫
正规网站、报纸杂志等的二维码相对安全
“二维码或藏毒,不要见码就扫!”最好是不要去用手机扫商家的二维码,“要使用正规网站、正规商户推出的。”这是扬子晚报采访几位IT人士得到的共同的答案。
首先,要选择发布二维码的平台。“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等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不过现在有种二维码技术,可以在后台修改对应的链接信息,原本是健康信息可能突然就成了恶意内容。”北京的何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
“比如你刷了一个促销服装的二维码,手机上网打开,就会指向淘宝的一个正常店铺网页,那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你看商品、选服装、结算并享受优惠,而无需你另外下载软件”,网络安全专家认为,所以你遇到一打开就会自动下载安装软件的二维码链接,就要提高警惕了,当它提示你下载时,千万不要轻易点击确认、下载安装。假如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在安装好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另外,目前一般的手机杀毒软件,无论是杀毒厂商的,还是通信运营商推出的,都会定期更新,对于已发现较多的病毒会自动屏蔽或拦截。像移动手机杀毒软件就是每隔一两天就更新特征库。所以手机上安装了杀毒软件,你刷二维码下载的病毒就很可能被自动发现、拦截;即使没被拦截的还提示你安装的,如果你自己把握不准,就先用手机杀毒软件查杀一下这个二维码网址链接的软件,如果有风险的就不要安装。
■病毒伪装途径
1.藏在热门的正常软件里:比如一些知名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中
2.专门开发出一种带功能性的免费软件,把病毒嵌入
3. 扣费病毒不立即安装,先安装一个木马病毒,等到一定的时候,通过服务器给指令下载相关的扣费病毒,静默安装
4.伪装在主题类软件中,这是塞班最为常见的病毒载体
5. 伪装为系统升级软件,诺基亚手机上经常出现
6. 伪装为杀毒软件,以前曾出现过伪360、伪卡巴等
■业内提醒
扫码前先扫毒,这3点要牢记
如果非扫不可,又该怎么办。专家提供了三种方法:
1:选用专业扫码工具。快拍二维码、360安全卫士等软件,都已经加入了一个监测功能,扫到有可疑网址时,会作出安全提醒。
2: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知名品牌海报上提供的二维码是安全的,但在网站上发布的二维码需要引起警惕。
3:假如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在安装好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千元智能机”最易中招
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包括有毒二维码在内的各类手机病毒来说,国内市场上1500元以下的“千元智能机”最易中招,感染比例达到43%以上,感染途径包括内置ROM和通过第三方商店下载,集中感染流氓推广和强行订购SP业务的吸费软件。(谢尧 薛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