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4日讯(记者石超)据报道,社科院20日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称,打车难成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在研究组调查的38个大城市里,拉萨排名第一,天津第二上海第三,而北京排名第28位,即倒数第11位,远落后于同是特大城市的天津和上海。报告显示超四成人打车要等10到30分钟。
据统计数据显示,有8.48%的人表示打车很难,通常需等待半小时以上,45.29%的人表示打车需等待10-30分钟,只有占总体比例11.68%的人等出租车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
报告分析称,供求失衡是打车难的根本原因,城市交通拥堵、出租车运营效率不高,此外,出租车行业不规范,拒载行为屡屡发生,都造成打车难。
为解决打车难题,报告提出的主张有:城市应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促进公共交通更加合理化、高效化。调整出租车的运价结构,通过价格杠杆分流一部分客源,把出租车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建立信息化的出租车调控系统。
打车难,拒载多,车况差,服务差
打车究竟有多难?听听网友们讲的自身经验就可见一斑。网友“幸福环线地铁”就调侃称:“现在打车都不好意思说要去哪,得问‘师傅您去哪’。”网友蓝书评也大吐苦水:“上周四冒着大雪打车40分钟,最后许以高额车资才得以打上车,结果感冒一周,出租车管理体制再不改革将会让京城出现更多的私家车。”网友公狐狸也抱怨道:“北京的拒载太严重了。”
除了打车难,出租车的不规范、服务差也引起许多网友的不满,比如网友xkcy就说:“北京出租车不光难打。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还有可能拒载;好不容易打上了一辆车,很有可能有呛鼻子的烟味或葱蒜味或其它难闻的味道。有些车虽然外表干净,但座套不洁净;有些车虽然像是擦过,但却是街边洗车族用一桶洗过若干辆车子的水擦洗的,卫生没有保证。”网友沈文清济南也说:“北京出租车档次低车况差,车站全是黑车,价格翻一倍到两倍。”
网友:打破垄断,放开市场
如何解决北京等排名靠后城市的打车难问题呢?网友们发表了许多值得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比如网友厚知后决说:“出租车行业应允许特殊时期适当涨价,供需关系变化、出车成本变高、事故风险更大。成本和风险不能全留给司机,乘客应承担部分。不妨设置多个计价档位,司机可在高峰期、恶劣天气调高价位,乘客根据承受能力决定是否乘坐。一味批评只会让司机选择不出车,乘客更打不到车,问题更突出。”网友夕余文武也认为:“出租车行业,谁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每月挣的钱据我所了解的几个城市中是最低的。真想得到好的服务,先取消出租车公司高额的份子钱。或者直接放开出租车市场准入。”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教授王军也提出:“出租车业的特许经营权及其利益分配是行业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管制与市场自发力量之间一直在抗衡。只有打破垄断,让更多的车进入这个市场展开竞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打车难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