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蜂蜜逼得真蜜卖不动 蜂农无奈揭行业潜规则--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新闻>>宏观

假蜂蜜逼得真蜜卖不动 蜂农无奈揭行业潜规则

刘莹

2013年02月20日08:11    来源:东北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假蜂蜜装瓶

  假蜂蜜黏稠度很高

  假蜂蜜逼得真蜜卖不动,蜂农无奈揭行业潜规则

  老张叫张凤根,黑龙江尚志市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养蜂,曾是当地供销社的“品蜜师”,用舌尖一品就能确定蜂蜜的收购价格。那个时候,蜂蜜没有秘密。他说:“我18岁开始养蜂,那时哪有假蜂蜜啊!但是现在呢?用糖造‘蜜’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很多人都知道,做不做假全凭良心。”

  2010年,老张来沈阳开店,卖家乡产的椴树蜜,每斤35元到50元,没想到的是:“天然的好蜜根本卖不动。顾客不是嫌贵,就是怀疑我的蜜是假的。现在市场上有的蜂蜜4斤才卖19.8元,我的真蜂蜜怎么能卖得动?”

  被假蜂蜜逼急了的老张,想着用自己掌握的制造假蜂蜜的方法,提醒更多的消费者关注蜂蜜真假、帮助消费者提高真假蜂蜜的鉴别能力。“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了!”老人无奈的对沈阳晚报记者说。

  老张脑袋里没那么多弯弯绕,他有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上电视教大家怎么鉴别真假蜂蜜,可现在看起来,这个希望有点渺茫。不过,老张并不气馁,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向进店的客人不断讲着“良心蜜”与“糖浆蜜”的区别。

  揭秘 “人造蜂蜜”很简单

  “人造蜂蜜”有多简单?老张展示给记者看。

  老张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排工具和材料:一个电子秤、一个电磁炉、量筒、小勺、一袋白砂糖、水、酱油……(为避免传播,部分造假原材料隐去)

  老张做的是“椴树蜜”。老张用电子秤和量筒确定糖、水比重,然后将糖、水倒进平口锅里加热。水温升高,糖逐渐融化。加热时,老张用小勺不断搅拌糖水。3分钟后,白糖开始变黄,老张又向糖水中加入几种造假原材料,然后快速地搅拌起来,糖水逐渐变得黏稠起来。9分钟后,老张滴进四五滴酱油,糖水颜色变得更黄。此时,空气里弥漫着白糖甜腻的气息及酱油的味道,搅拌均匀后,老张关闭电磁炉。看起来与蜂蜜颜色相似的糖水随后被装进小瓶子里,浓度看上去比水稠,比蜂蜜稀。

  冷却20分钟后,“椴树蜜”又浓稠了些,但仍比真蜂蜜略稀。用勺子舀起一块,拉出的“蜜丝”长达10多厘米。记者品尝了一下“蜂蜜”:浓重的甜腻掩盖了酱油的味道,但入口后回味感觉有些苦涩。

  “‘椴树蜜’盛出来的时候,有些原材料还没完全融化,所以会觉得稀,如果时间和用量拿捏得再好点就更像了。”实验算是成功了,老张没有一点欣喜,语气里满是苦涩。老张说,业内专家可以通过气味、口感,鉴别出“仿真度”较低的假蜂蜜,如果这种假蜂蜜再加入一些真蜂蜜,专家也未见得能鉴别出,更别说毫无经验的普通消费者了。

  老张举了个例子,很多人来买蜂蜜,都习惯用筷子挑起蜂蜜,认为能拉成长丝的,才是好蜂蜜,其实这种观念完全是错误的。比如,通过特殊工艺脱水的蜂蜜,含水量可达10%以下,拉长丝根本不是问题,而一些假蜂蜜拉长丝更是没问题。

  经验不行,仪器也能欺骗你。老张把刚造好的“椴树蜜”涂在折光仪(测试蜂蜜浓度的仪器)上,显示波美度已达到仪器极值42度以上,“比巢蜜还浓呢!”

  老张认为,蜂蜜的“纯真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年轻人接触不到天然蜂蜜,甚至广告和媒体的宣传都说反话,现在很多人已经真假颠倒了!”

  疑问 假蜂蜜有多泛滥

  市场上的假蜂蜜是不是像老张说的那样泛滥成灾?是不是完全要靠着销售者的“良心”才能维系蜂蜜的品质,难道就没有权威的标准和鉴定方法?

  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无法明确给出假蜂蜜泛滥到何种程度的相关数据。

  但其提供给记者的销售信息表明,1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六七年来,国内蜂蜜市场正在呈现一个几何级数的爆发式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0年我国蜂蜜总产量为24.6万吨,2011年增长到43.1万吨,几乎翻了一番。同期增长的还有进口量,从2006年至2011年,蜂蜜的进口量由0.08万吨上升到0.25万吨,增长了三倍。

  面对巨大的增量,中国蜂产品协会并没有否认假蜂蜜的存在。并且指出蜂蜜造假主要有两种方式:蜂农为降低饲料成本,购买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等饲料喂蜜蜂,使得蜂蜜内混有非蜂蜜物质;少数不法厂家直接将其他的糖类添加到蜂蜜里,卖给消费者。

  在蜂蜜市场的快速增长中,究竟有多少是蜂蜜的功劳,却不得而知。中国蜂产品协会没有提供同时期蜂蜜国内销售量的具体数字,在其发给记者的回复函中,“国内销量”一项只有暧昧不明的一句话:除了出口的即是内销,食品行业、药品行业、轻工等都有应用。

  至于鉴别蜂蜜的标准,中国蜂产品协会提到了2011年制定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但这一标准是否能够有效的鉴别真假蜂蜜?记者得到的回复依然模糊不清。

  检测 不是难题胜似难题

  西北大学蜂产品研究中心教授曹炜告诉记者,中国蜂蜜国家标准曾主要涉及两大体系,一是安全卫生体系的GB-14963-2003《蜂蜜卫生标

  准》,一是产品质量体系的GB-18796-2005《蜂蜜》。前者由卫生部于2003年发布,主要是规定了致病菌等一系列卫生指标,后者由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规定了一系列理化指标,规范了蜂蜜的名称、真实性等。

  起初是白糖,之后玉米糖浆成为造假的主角,于是催生了GB-18796-2005《蜂蜜》。曹炜教授说:“GB-18796-2005《蜂蜜》引进了一项国外技术,通过检测碳13同位素的办法可以检测玉米糖浆。但是大米糖浆很快替代了玉米糖浆,玉米糖浆属于碳-4植物糖,而大米糖浆是碳-3植物糖,可以成功规避检测。”

  就在检验技术与糖浆的角力过程中,2011年,SM-R技术横空出世,并在抽检中检测出众多蜂蜜品牌掺有大米糖浆。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技术并未被采用。

  2011年10月20日,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开始实施,但是并未引进SM-R大米糖浆检测技术。新标准涵盖了从前的两大体系。

  但是,山东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认为,蜂蜜新国标的打假功能几乎为零,他说:“这个标准是卫生部起草制定的,更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但这与蜂蜜的真实性却是两回事。”

  曹炜教授支持宋心仿的观点:“新国标取消了产品等级的划分,增加了理化指标限制蜂蜜的含水量,以及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相关要求。但是掺了糖浆的蜂蜜也是符合这些食品安全标准的。”

  曹炜教授说:“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浆的成分基本相同。无论是大米糖浆还是玉米糖浆,都可以用技术手段检测出来,真假蜂蜜的检测技术,从来不是难题。”但问题是,在造假技术、检测技术、标准三者的“百米赛跑”中,标准总是最后一名。

  拷问 光有标准怎么行

  宋心仿曾做过蜂农,至今仍在经营蜂产品,他曾三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蜂蜜行业的建议。他说:“制定标准,还是要参考业内人士的建议。”

  为了新国标的修改完善,2012年5月,宋心仿与卫生部标准处、标准委员会、食品安全评估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浙江大学蜂业研究所教授等组团到浙江实地考察,还邀请当地60位蜂农参加会议讨论。

  宋心仿说:“蜂农们打假呼声很高,掺了糖浆的蜂蜜影响了蜂农们的利益,而生产天然蜂蜜的企业也期望加强对蜂蜜真实性的检验,只有这样,真蜂蜜才能体现出价值。”

  宋心仿透露,考察结束后,卫生部于2012年7月决定修改标准,预计今年6月份新标准的草案可能公布。

  参与此次考察以及标准制定工作的浙江大学蜂业研究所教授胡福良说:“标准的更新没有固定的期限,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修改、完善。此次完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主要方向就是解决蜂蜜中掺入大米糖浆的问题。”

  胡教授表示,新标准的一些具体细节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他说:“假蜂蜜涉及很多社会问题,仅仅完善标准并不是万能的。”

  大连蜂产品协会副秘书长陈振义的话似乎给胡教授的话做了注解:“各个时期,蜂蜜都存在着不同的质量问题,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博弈、相关标准的制定、制度的落实等都是影响因素。制定标准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执行标准还需要投入技术、设备、资金等,执行过程中,大家对标准的理解也不一样。”(东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博洋、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