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舌尖上还是真刀枪--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货币战争:舌尖上还是真刀枪

2013年02月25日13:45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美国希望美元贬值,换来走低的失业率;日本希望日元贬值,赶走通缩……如今,英国也公开表示希望加入贬值大军中。竞争性的“货币战争”已露冰山一角,中国究竟该如何应对,才能避免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伤害?中国专家们对这场战争的观点,却又大相径庭。“主战派”认为中国已被牵扯进了这场巨大的战争漩涡,可能会腹背受敌;“无战论”者则说所谓货币战争其实只是被夸大的口号。

  “无战论”者 全球货币战基本不可能

  “美元压根就没有敌手,何来货币战争一说?”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美元,目前世界上其他货币均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敌对货币”;而针对并非国际货币的日元,其贬值主要针对日本国内的经济体,对他国影响并不大,“战争”一说不免有些夸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经济问题专家袁钢明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当前日本的货币宽松政策会对外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论从经济还是货币上看,日本都已经被边缘化了。“有新闻评论说,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是一场货币战争,但我不这么看,在我看来,整个世界经济都还处在衰退过程,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仍然还是着眼于内部问题的解决,美国是为了解决美国的衰退问题,日本是为了解决日本的通缩问题,大家各扫门前雪”。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认为,全球掀起货币战争基本上不可能。他表示,如果美元汇率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其他国家想通过货币贬值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标并非易事。

  既然货币战争是被夸大的结果,那么中国自然要淡定一些,走自己的路。袁钢明表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回到自己的正常轨道上来。2012年国内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几年过度放松货币之后又过度收紧货币造成的,我们不应该用新的错误去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过度紧缩货币。

  “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升值的情况,而是保持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这个波动还是非常不错的。”袁钢明表示,在人民币的应对上,中国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就是从当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向企业可以自由结售汇方向改革。

  “主战派” 中国已被牵进“战争”漩涡

  不过,在中国经济学界,对货币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已经被牵扯进了这场战争漩涡中,必须要拿出有效对策。

  在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看来,日元持续贬值可能成为货币战争的导火索。在全球经济还未完全从欧美债务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的背景下,出口对于亚洲国家而言仍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将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升值,将不利于出口;贬值,则面临资金外逃的风险。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全球化经济如今已经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在各国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一场新型的货币战争正在席卷全球。从表面上看,这场战争是以“无奈”而主导大规模贬值,就像日元的贬值一样,看上去是为解决本国的经济不景气“无奈而为之”,但事实上却是在这团“不伤和气”中达到自己赢取更多利益的目的。

  “在量化宽松早期,新兴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导致了经济泡沫的迅速膨胀、汇率不断升值。新兴市场国家为了抗通胀,接二连三地提高利率水平,但这样做却不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接下来将会出现经济下行和国际收支逆差出现、汇率贬值。如果这时再有某个集团或投资机构大肆炒作、做空某国货币,恐怕事态将无法控制”。

  一些学者认为,如今“逢凶化吉”的应对策略,非“多元化的投资”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莫属。宗良建议,中国可以与其他新兴市场联合起来,推进货币的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让全球结算的货币多样化,防止“一币独大”的现象发生;推进人民币的市场化,尽量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政策,加强人民币的活力。

  ■旁观者

  “日本制造”回不来了

  “理论上讲,安倍要日元贬值是有利于日本自身出口的,但我感觉日本经济缺乏动力的原因并不是日元贬值能够解决的。‘日本制造’的时代恐怕永远也回不来了。” 在一家驻日中国民企供职多年的张涛认为,日本企业老态龙钟般处理事务的速度,才是日本经济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涛所在的是一家制作消费电子周边设备(如手机耳机等)的民营企业。令他最头疼的是,原本作为快销品的电子设备,却多次因为这种缓慢的节奏而大大降低了实际销量。“一款产品,如果与欧美企业合作,从概念到量产可能用时约五六个月,但与日企合作,这个时间将扩大1.5倍。”

  日本产品追求精致,但往往错过了最佳贩售的时期。从去年6月开始,张涛所在公司与日本某知名电视企业合作,在日本开发相配“手写笔”。按照常理,圣诞节和元旦——也就是每年11月到来年1月初——是产品贩卖的最佳时期,但这款产品最终推出已是今年1月底。“日企总是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与你反复沟通,大量的沟通和再决策浪费了很多时间。”张涛估算,这款“手写笔”的销量恐怕只有预想的六七成。

  在张涛看来,日本企业之所以运行得如此缓慢,主要原因是外部劳动市场造成的。在日本企业中,人员的频繁流动几乎并不存在。缺乏新生力量的同时,每个日本职员还养成了“因为要表现得很忙而去工作,以换取加薪”的习惯,作为经济最活跃因子的企业却缺乏前进的活力,日本经济恐怕并不是只通过货币贬值就能救起的。

  ■往事

  日本曾完败于货币战争

  即便是今日,每每有人回忆起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场让日本蒙受巨大损失的货币战争,都让人觉得战争就在眼前。也正因为美日签署了《广场协议》,让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完胜。

  “二战”后,美国主动推行美元作为国际性货币,承诺美元等同于黄金,也就是说,美元可以自由兑换黄金。这样的承诺让美元很快有了国际地位,但美国的问题却接踵而至。兑换黄金可能会造成黄金的外流,这让美元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承诺,逐渐关闭了兑换黄金窗口。

  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形成,但作为国际货币,美元不断升值也让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加。不堪重负的美国便开始寻找经济的突破口,而日本则是它理想的“肥肉”。

  如何拯救美国经济?美国人的思路至今未曾改变,他们希望通过美元的贬值,来缓解债台高筑,扭转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在当时,最好的“替罪羊”就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本。

  当时,日本制造充斥全球,“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的惊恐满布美国。美国的政客、学者均加入了游说政府改变强势美元立场的队伍中。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即《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日元很快就进入了升值的通道,在此后10年间,日元平均每年升值超过5%,房地产等领域泡沫凸显,同时对出口造成严重影响。1989年日本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虽然戳破泡沫,但也导致了股价的急速下跌以及银行的大量坏账,日本也因此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责任编辑:薛白、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