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是境外游的热季也是消费旺季,购物如今已成为许多境外游国人的第一目的。有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累计达72亿美元,比预计数额增长了15%。中国人已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如此居高现象显示了国人的消费势力,背后的原因却不容乐观。
那么,奢侈品消费外流连年增长现象背后究竟有那些原因?HIERSUN(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中国奢侈品消费“军团”从香港一路“血拼”到了欧美。
首先,价格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虽然说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品牌已广为人知。但由于相对价格高,可选择款式有限等原因导致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出国游购。目前中国市场奢侈品的售价普遍高于国外市场,高级腕表国内外价差在100%—350%之间,珠宝产品价差在20%—80%之间。况且,如今出国游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购物顺带游玩已不足为怪。
其次,本土奢侈品品牌大多发展历史短,知名度和美誉度尚未深入国人心中。尽管我国的传统工艺也广受好评,但本土奢侈品品牌想要立足国际之林、征服消费者,确确实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就是,成熟理性奢侈品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还没有形成大气候,不少奢侈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识还是身份的象征,手里拿的如果不是LV,爱马仕,不足以显示其的富裕和地位。
说起作为年轻的本土珠宝品牌,如何来应对当前的境况,李厚霖说:“消费者你是硬拽不住的,就好比大禹治水,堵不行,疏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功课,让流水自然回流。”
内部功课怎么做?大多本土品牌无法与国际大牌拼历史,要另辟蹊径。“首先,从市场定位上你就要尽量避免与人争。” 李厚霖以I Do为例,说起了市场细分。“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为炫富只是部分,大多还是为情感需求和个性表达。特别是随着奢侈品买家的成熟,老买家更倾向于低调、有设计感、能彰显个性品味的品牌,他们不是很在意大品牌或者老品牌。I Do婚戒品牌创立初,就是为抓住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另外,珠宝行业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正处于青春期,还存在青春期的问题,这就要求本土品牌要在做品牌文化上下功夫,从产品的原创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做文章。传导一种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奢侈品。” 李厚霖补充道,“还有一个就是人才问题。奢侈品行业优秀成熟的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