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魏革军:非常感谢李国华董事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2007年3月挂牌成立,2012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六年来走过了不寻常的改革发展历程。改革给邮储银行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请您介绍一下。
李国华:邮储银行的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民国时期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和专设的邮政储金汇业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1986年恢复开办的邮政储蓄,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经历了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邮储银行组建和股份制改造等多项重大变革,才有了今天的邮储银行。
在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邮储银行初步完成了从单一功能的储汇机构,向全功能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转型。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分权制衡的治理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业务发展来看,邮储银行拥有国内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电子服务渠道日益完善,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从企业形象来看,邮储银行一直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金融服务,成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在政府、百姓和企业中赢得了认可和赞誉,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经过六年的改革发展,邮储银行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巩固和提升。邮储银行贷款规模年均增长40%以上,存款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行资产规模已达4.9万亿元,居国内银行业第七位;资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经济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银行同业优秀或良好水平。评级机构对邮储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均为“3A”。
魏革军: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邮储银行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也被人们寄予厚望。邮储银行在发挥渠道优势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
李国华:从2004年起,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均对邮政、邮储银行支持“三农”提出过明确要求。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邮储银行“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邮储银行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和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以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金融企业若不能实现商业可持续,就不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而是在增加社会负担,我们必须用商业可持续原则来做好普惠金融。
一是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代理保险、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已建立起全国规模最大的通存通兑网络,成为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为城乡居民搭建起了资金往来的绿色通道。
二是坚定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邮储银行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将世界先进的小额贷款技术和我们自身实践相结合,破解农村融资服务难题。在产品设计、队伍培养、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突破1000万笔、金额6500多亿元,服务客户600多万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是高度重视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新农合”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网点优势,与政府部门积极协作,全力做好“新农保”“新农合”的金融服务工作。已在25个省份参与了“新农保”工作,服务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试点县;服务参保人数约4000万户,约占全国缴纳养老金人数的15%;服务领取养老金人员约5000万户,约占全国领取养老金人数的一半。
魏革军:刚才您提到了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据我所知,在2010年邮储银行获得了“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在广州举行的“小额贷款与社会企业国际论坛”上,也对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事业做出了肯定。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说是获得了国际性认可。请结合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谈谈您对小额贷款的看法。
李国华:从2007年6月起,邮储银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时间有五年多了,我们倾注很大的心血,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做一项业务。
首先,我认为大银行也可以把小贷款做好。过去有的人说大银行就适合做大贷款、小银行做小贷款,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信贷技术的进步,大银行也能很好地解决小额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银行资金充沛、管理成本被分摊、能从宏观和行业上把握风险、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就显现出来。
其次,能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这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长久发展,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和普惠金融服务恰恰具有这样的特点。小额贷款,额度小,却能积少成多,作用不小。用一些我们贷款客户的话说,小额贷款就是“雪中送炭”“天旱下雨”“难中救急”,是为老百姓致富加油助力的。
最后,小额贷款也能成就大事业。从国际到国内,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水平,总是存在金融服务稀缺甚至空白之处,小额贷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服务最稀缺群体的融资问题,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贷款发放量、客户量目前均处同业前列。正如尤努斯教授所言,信贷是人的基本权利,让所有老百姓享有这一权利,既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魏革军:2012年邮储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取得了全行业第二的可喜成绩,这与邮储银行不断丰富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不无关系。邮储银行是如何发挥网点布局优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
李国华:邮储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将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银行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认真贯彻银监会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要求,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机构网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之路。
一是科学设计产品。在信贷技术、资金管理上进行创新,严格防范风险。设计了额度循环使用的贷款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要求。
二是建立专营机构。根据银监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相关要求,按照“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在地市分行成立了335个小企业信贷中心。
三是推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升级。结合各地区域经济特点,在担保方式上不断调整,开发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信贷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线。2013年又进行商业模式升级,发挥零批联动的优势,打通产业链条,连接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企业。
四是注重将“融资”和“融智”相结合。自2010年起,邮储银行连续三年向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推出“创富大赛”活动,旨在实现政府引导发展方向、银行提供融资机会、学者保障智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多头并进,共襄盛举,促进小微企业稳健运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3万亿元,解决了700万户小微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贷款结余超过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9%;当年小微企业贷款净增1100多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47%。2012年,邮储银行在全国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领域取得了余额第二、净增额第三的位次。
魏革军: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邮储银行在服务社区、支持扩大消费信贷方面有什么特点?
李国华:邮储银行将消费贷款作为服务城乡社区的战略性业务,大力发展住房、自用车、教育、家电、旅游、装修等消费贷款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全功能的消费金融服务。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各类消费贷款2300多亿元、余额1900多亿元。
邮储银行消费贷款具有“两低一高”特点。笔均贷款金额低,平均25万元左右,主要满足居民普通消费金融需求;不良贷款率低,全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为0.08%,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首套住房贷款比例高,首套住房客户占比达95%。
此外,邮储银行还十分重视县域地区的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积极拓宽消费贷款服务的地域范围,持续加大对县域地区的发展力度。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在县域地区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40多亿元,占全部消费贷款的32%,其中2012年向县域地区发放贷款220多亿元,较2011年增长54%,对培育县域地区消费意识、改善消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魏革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邮储银行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国华: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改造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品种,不断增强邮政金融核心竞争力,为邮储银行实现战略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实现了与人民银行的资金清算在全国一点接入。在邮储银行总行层面统一管理跨行转账限额,实时管理头寸,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大大降低了邮储银行资金备付率,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大力拓展电视银行业务。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为满足老年人对银行业务便捷性、安全性日益增长的要求,邮储银行建设了电视银行系统,拓展基于电视银行的各种创新业务,打造未来家居银行。
三是实现全行会计“一本账”。统一管理各级机构各项业务的内部账户和客户账户,减少会计核算层级,减少系统间及上下级往来,逐步实现邮政金融会计结算工作的集中化管理。
四是自主开发中间业务处理平台。2012年3月,邮政金融中间业务平台全国大集中工程建设完成,这是目前国内在开放式平台上运行的交易量最大的全国性中间业务系统。目前,系统高峰日交易笔数达2000多万笔、交易金额达87亿元,交易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
五是开通农村手机支付业务。2012年7月,邮储银行开通了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汇易达”手机支付业务。可以在邮政村邮站、“三农”服务站和服务点商户处办理小额取现业务;可以办理行内汇款、跨行汇款和邮政特色汇款;可以实现农资款项的收取,还可办理查询、便民缴费等业务,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魏革军: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上,有关方面强调实行自主可控战略,要逐步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近几年邮储银行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国华:为解决金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邮储银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与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战略方针保持一致,积极推进邮政金融信息系统软硬件国产化,探索在高并发量业务系统上,以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以PC服务器集群取代小型机的建设方案。
目前,邮储银行已投入运行的180个系统中,有144个系统完全采用PC服务器组建集群,使用占比达80%。所有前置类系统均采用PC服务器集群方式。2012年,各业务系统日均交易量达6500万笔,交易金额1400亿元。
交易成功率及交易差错率是反映银行计算机系统运行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邮储银行2012年的跨行交易成功率持续提高,达99.93%,连续12个月在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同时连续八年保持前三名、连续两年保持第一名。邮储银行2012年交易差错率降至百万分之三,创历史新低。这些数据证明了集群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容错性。
同时,在软硬件国产化方面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了国产红旗Linux操作系统在生产系统的全面使用。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在生产系统全面使用国产红旗Linux操作系统。
二是实现了国产办公软件在全行的使用。目前已统一使用金山WPS办公软件的人数约为7.5万人,推广率达93%。
三是国产小型机项目即将投入生产。在银监会的组织下,我行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国产高端容错计算机及国产海量存储的银行客户营销系统应用示范》课题。通过该课题研发和试点,将验证银行业关键信息系统在国产高端容错计算机及国产海量存储上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可靠性及兼容性,推动国产小型机在银行业的应用推广,提高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性,降低国内银行业用户的信息化建设成本。
邮储银行实现以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支持邮政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为国内同行业在基础平台的选型上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国产小型机上运行银行关键信息系统是继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支持邮政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后又一次大胆的技术创新和尝试。
魏革军: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对我国银行服务能力和内部风险控制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当前,如何理顺邮储银行与邮政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目前邮银合作的模式下,如何保证邮储银行的独立性?对于邮银关系,您有什么样的见解?
李国华:关于邮储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作为中国邮政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我深知邮储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邮政集团的重要意义。
邮政集团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的相关要求,参照其他成熟、科学和先进的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对邮储银行加以管理,切实保障邮储银行遵循商业银行的客观经营规律,按照一级法人体制对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我们始终致力于完善和健全邮储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邮储银行股份公司成立前,原董事会中70%的董事来自邮政集团;在邮储银行股份公司成立后,在财政部、银监会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调整、充实了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目前,来自集团的董事不超过30%,现董事会成员均有金融、财政及经济专业背景,熟悉银行业。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资本约束机制、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尽职履责,让“三会一层”治理结构真正发挥作用,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着力把邮储银行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关于邮银关系。邮政集团与邮储银行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投资+代理”关系。
从投资关系上讲,邮政集团出资成立邮储银行,作为邮储银行的控股股东,通过董事会加强对银行的管理,保障股东权益。从代理关系来讲,邮政企业接受邮储银行的委托,向个人客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这是金融监管部门和邮储银行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邮储银行服务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定位的重要制度安排。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就代理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网点设置、人员培训、服务标准等重大事项,签订了全面的委托代理银行业务框架协议,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双方之间的代理和被代理关系,规范了代理金融业务的开展和管理行为。邮政代理金融网点在邮储银行委托的业务范围内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按照统一的业务制度、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对代理网点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邮储银行成立六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既保持了邮储银行服务网络的完整性,又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使得边远地区的邮政普遍服务和金融普惠服务得到了有机整合,有利于邮储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魏革军:您对邮储银行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有何考虑?
李国华:当前,邮储银行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但整体来看,优势大于劣势,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持续推动邮储银行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持续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将是邮储银行永恒的课题。
就近一个时期来看,“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将是邮储银行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邮储银行将继续依托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营销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努力把邮储银行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品牌卓越、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组织管理体系,推动零售金融业务升级,拓展公司金融业务领域,优先发展电子银行渠道,提高信息化支撑水平,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推动邮储银行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金融》主编 魏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