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2】

2013年03月21日07: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无孔不入

  一条龙的“造假服务”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冒用他人名义生产的中药饮片为数不少,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提供包括生产假冒包装袋、印刷假冒合格证明,以及假销售出库单等单据在内的一条龙的“造假服务”。

  江西省景德镇市药监局最近发现,某药店销售的中药饮片标签均标示“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生产,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总经销”字样。可让人疑惑的是,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公司,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家小公司作为总经销?

  经查,业务员贾某向该药店销售中药饮片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销售凭证,其中一种抬头为“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 ” 的销售出库单,另一种抬头为“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的销售出库单,出库单显示,企业曾销售过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药品给这家药店。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均为他厂生产的具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而安徽省某中药饮片厂并不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发现,很多药品所贴标签上标示的防伪查询号码有问题。

  原来,景德镇市某医药有限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将公司的中药饮片经营权交给贾某,贾某负责中药饮片的购进和销售。贾某按约定缴纳中药饮片销售量(以公司为贾某开具的销售单为计算依据)的15%给公司。为了少缴纳费用,贾某在销售时提供了两个公司的单据,查获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药品均为仿冒正规厂家药品的假药。

  多管齐下

  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中药材掺假影响中药饮片质量,无论是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还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面影响巨大。针对中药材掺假的问题,各地药监部门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是此类案件在全国各地仍然时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中药材掺假的现象难以根除主要原因在上游很难监管、全国炮制规范不一、企业检测设备几乎不用等方面。

  江云告诉记者,把控中药材产业链上游的是多、小、散的个体商贩,对其进行监管难度很大。农民将药材拿到这里售卖,是作为农副产品进行交易,药监部门并没有权力管理,药监部门监管范围仅限于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各中药饮片企业。

  据介绍,仅有少数大型药企为了避免零散收药的风险,投资建立G A P(G oodA 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基地。但也都是主要种植“君药”,即方剂中对主症或主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据中国中药协会统计,目前,G A P基地可以供应的药材仅有50个至60个品种。

  “G A P基地种植成本相对高,政府层面也尚未有政策优惠。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和个体商户不免倾向于选择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原材料。”江云说。

  江西省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陈燕保对记者说,虽然国家有《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但各地标准却不统一,各有自己的炮制规范,中药名称、制法及工艺与国家规范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产品检测方面,中药材经营者们还是以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靠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 , 鉴 别的是性状、色泽、质地和气味等。很多企业也配备了一些检测设备,但是不常用,甚至有些设备就没用过。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会长许锦柏说,当前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然后统一交由收购商,再卖给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在生产环节农户可能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流通环节药贩可能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而等到抽检发现问题,很难确定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染色、掺假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一 是制定统一的中药炮制标准。陈燕保认为,当前各地应按照国家标准,尽快提高地方标准,严格把握中药饮片的药源、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方法,并从有效成分、浸出物、杂质检查等关键环节对中药饮片生产加以控制。

  二 是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当前应加大对种植户的教育,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散户集中起来,并加快建立追溯体系,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李海霞、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