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盛投资廖梓君 巨鳄涌入争食LP资源--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研究院特约顾问>>廖梓君

君盛投资廖梓君 巨鳄涌入争食LP资源

证券时报

未来10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时期,私募股权投资(即PE)基金是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和通道之一,更是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纵观成熟海外市场,可以看到,能够长久坚持下来发展的GP公司大都实行合伙人制度。
2013年03月21日08:57        手机看新闻

未来10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时期,私募股权投资(即PE)基金是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和通道之一,更是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不管是从行业成熟度、还是从行业规模来看,目前大陆PE股权市场还仅是一个处于幼儿期的新兴行业。放眼未来5~10年,随着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的开立建设,再加上现有的中小板、创业板两个市场的持续扩容发展,都会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提升PE未来的市场容量。

PE发展格局和参与主体

将有大变革

今后的PE市场发展格局与刚刚过去5年的发展格局和参与主体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2008~2012年这5年PE行业的参与者基本上有三大类:一是原来管理美元基金的外资团队;二是券商下辖的直投公司;三是对市场比较敏感的市场化本土管理团队。外资基金受限于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限制,基金管理规模的扩张和效率总是面临掣肘;券商下辖的直投公司受制于大股东自身资本金的限制,一时还不能大规模放开手脚去发展;独立的本土管理团队起点低、背景资源有限,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很浓的草根色彩。

未来市场格局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一是证券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PE直投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也开始向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纷纷开始向私募基金等另类投资领域扩张;三是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突破分业经营和监管的业务雏形已成,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旗下投资银行业务。因此,未来PE行业将会有更多不同背景的群体加入,更多起点高的行业竞争对手涌入,参加对有限的出资人(LP)资源的争夺,管理人(GP)的竞争加剧,缺乏强有力的专业能力和深厚资源背景的GP会很快面临市场淘汰。

哪些GP管理公司会胜出?

业界可能会比较关注未来PE行业到底哪些GP管理公司会胜出。依笔者观察,大约会有两类公司能够在今后资本市场上驰骋:一类是背靠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同时还有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的GP管理机构。如果内部没有适合PE业务特征的公司文化底蕴和到位的激励机制,空有资源、实力和大股东支持等也白搭,顶多是一个大而无当的平庸的国企投资机构;另一类则是由多位专业精才组成、实行内部合伙人制度的独立的市场化管理团队。前者的成功代表机构如高盛、德意志银行下属的直投公司,后者成功的代表如黑石、KKP和凯雷这样的行业巨擘。

由于PE行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投资绩效的好坏需要数年(约3~6年)才有结果,如何让巨额财富和巨大风险相匹配?如何让团队成员的劳动付出和业绩奖励相匹配、相结合?这是我们PE行业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过去几年大家都只顾着跑马圈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很少。现在,随着整个行业第一轮高速扩张的步伐慢下来,业界可以回头审视过去心浮气躁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值得思考的是,如何留住和吸引人才、让核心管理团队持续保持稳定,是所有管理公司高层面对的核心问题。

纵观成熟海外市场,可以看到,能够长久坚持下来发展的GP公司大都实行合伙人制度。这是由于PE投资周期长、专业性强、财富和风险高度统一又对立的特性所决定的。可以说,以合伙人制度为中心的市场自治机制是西方资本市场能够有序运作的关键。PE行业是金融服务业中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要求最高的一种职业,是高度依靠专业人才的机构,这样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内部必须具备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对于现正处于转折关头的中国PE行业,调整和分化是必然的,优胜劣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正常生态,出现融资难、退出渠道收窄,新股发行(IPO)减速加重业务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个人认为都是短暂的困难。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定律,路遥知马力、逆风练劲旅,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能够给投资人创造回报才是硬道理。

(作者系君盛投资董事长)

(责任编辑:贺霞、刘阳)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