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奥运金币却是合金产品
市民李先生最近极其郁闷,他花了7800元买的纪念金币被专业机构认定为合金产品,成本价不足200元。
事情得从年初说起,李先生是个收藏爱好者,退休后总想着利用手中的余钱给子孙留点啥。“去年奥运时,我在一家电视台消费频道上总看见一个关于奥运金币的广告。我合计他们不是骗子,再说奥运题材的金币之前我也买了几枚,于是就和对方取得联系,买了两枚纪念金币和四枚纪念银币。一共花了7800元。”
六枚纪念币买到手后,他的一位朋友拿着金币左右端详,认为金币不是真的。李先生拿着纪念币到某专业机构去鉴定,经检测,纪念币中金币及银币都不是真的,除了表面刷的金银粉外,里面材质都是合金材料。六枚纪念币的成本价不过200元。
业内揭底
货不实,销售专家也是托
张明是湖南娄底人,以前在电视购物里做过业务人员,他告诉记者,“在我们的产品中,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一次一名老人在我们这选购了一套纪念币,我们的销售人员号称该套纪念币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套纪念币不过是某厂家生产的伪劣纪念币,根本不是金子、银子做的,只是在外表刷上了金粉和银粉。”
张明透露,从贵重手表到纪念币、各种奢侈品等,他所在购物公司的产品都能在电视上“面市”。
那么一些电视购物公司的所谓销售专家或理财顾问到底是真是假呢? 张明表示,以上两类人基本都是购物公司花钱请来的托儿。“别看他们在节目中说得唾沫星子乱飞,其实都是我们事先策划好的内容。”
购物公司联系方式两月一换
纸是包不住火的,骗子公司就不担心被抓吗?
“我们不怕消费者被骗后找上门,也不担心被职能部门盯住。”张明透露,警方接到类似报警后,常常陷入为难境地。“因为公司几乎两个月就换一次电话,销售人员也经常换。等消费者找来,我们早就改头换面了,警方也疲于应付。”
此外,不少老年收藏者认定自己收藏的是真品。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人坚持认为,既然是收藏品,要等十年、二十年后再看价值,这些想法在张明看来非常可笑,“假的永远不能变成真的,要等多年后发现是假冒伪劣收藏品,恐怕伤害的就不止是老年收藏者一个人了。”
异地推销的藏品几无收藏价值
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卢伯雄提醒市民,现在不少收藏品采用“异地推销、送货上门”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推销的收藏品,一般都是粗制滥造、高度仿真的,没什么收藏价值。就算卖的是真品,价格比价值也高出数倍。”市民确实有收藏爱好,而自己无法鉴赏收藏品真假时,应该首选本地的品牌实体店,或委托懂相关知识并且信得过的人购买,对电话、网络、电视等渠道的推销要格外小心。
记者手记
不受骗,首先自莫贪
虽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已经不新鲜,这些诈骗伎俩也多次被媒体曝光了,可是,类似的诈骗案件却总是层出不穷,也总是有“天真”的受害人上当受骗,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说这些上当受骗的人都比较容易相信人,恐怕大家也不能相信。但是,他们全都上当受骗了,却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上当受骗,恐怕还在于自己本身的问题,脑子里被贪念充满了,光想着占小便宜,自然也就不会去进一步考虑里面的猫腻,上当受骗也就在所难免了。
面对任何诱惑的时候,你有一颗平常心吗?
(来源:华声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