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关门”收费,动了谁的奶酪?(图片来源:新华网)
背景:4月10日,凤凰古城启动“门票新政”:由原来免费进入古城,只是相关景点收费,到如今一踏进景区,游客需购买148元的门票通票。“新政”造成游客数量骤减,次日出现大量商家集体歇业罢市,现场秩序出现混乱,当地甚至出动警察维持秩序。
事发后引起业界强烈关注,目前这一事件仍在持续发酵。“门票新政”是否合理、商家缘何成为抗议主力军、事件发展将向何处去?本期圆桌论坛集中针对凤凰古城商家罢市事件,及背后所凸显的“门票经济”等话题,进行深度解析。
论坛嘉宾:
丁再献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专职副会长
王衍用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
刘希盛 台儿庄古城久和客栈经理、
曾在凤凰古城经营客栈
主持人:
高晓雷 本报记者
激辩“关门”收费是否合理
主持人:出现这个事件,究竟是通票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出现问题?还是门票价格过高导致?
丁再献:关于通票制度的合理性,以公有制为投资主体的景区,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利益还是其次。也即是说,出台相关的景区政策时,应当首先考虑的是让老百姓受益,不能纯粹以政府或景区盈利为目的,不能唯“门票经济”。
同时,凤凰古城新政策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重要景区门票政策的制定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与各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全国的情况看,越是财政偏弱的地区越是依赖门票经济。
王衍用:凤凰古城设置通票,从政府角度来讲,可能有一定的苦衷。凤凰古城的性质首先是一个社区和城区,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其次才是一个景区。游客过度涌入会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同时也会造成景区脏乱差等环境秩序问题。政府或许是想通过门票的方式做一个调节,达到改善社区环境、维持景区秩序的目的,这种指导思想下的“门票新政”也不能说就是完全错误的。
从社区这个角度讲,卖票又是没有道理的。148元门票捆绑打包销售,表面上看为了维持当地的旅游秩序,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但这个门票通票定价又太高,群众就要质疑政府是否从中获利。所谓内在初衷可能是好的,外在表现却是不好的。
刘希盛:关于凤凰古城门票的事,我也一直在关注,近日出现的商户开始歇业、现场秩序骚乱,站在商家角度讲,当然是门票通票制度的合理性出现了问题。以前凤凰古城没有硬性的门票规定,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游玩线路。消费自主性对每一个游客包括商家来说,当然是最希望的。
至于148元的门票价格,我个人感觉并不是很高,之前游客到景区各个景点的门票加起来,再加之其他费用,也不止148元,主要问题还是游客失去了消费自主权。
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主持人:原来反对收门票的群体,多局限于游客,抗议的声音也主要是网友,这次凤凰古城事件,商家却成为反对门票政策的主体了。
丁再献:这是“门票经济”所引出来的新矛盾,说明商家已经成为景区经济体中一股重要力量。此次凤凰古城事件,未来有可能引发各地景区的连锁反应。这就需要引起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景区商品经营者相对集中,利益较为趋同,容易“串联”,一旦与游客联合抗议,会对当地产生不良影响。
王衍用:商家大规模站出来反对,之前好像还没有这个先例。商家变身抗议主体,原因很简单,门票通票政策,无疑极大地阻挡了游客数量,一下子没了人气,商家的生意自然就受损了,不止是一户两户商家,几乎所有的商家同时都面临着损失,抗议的心理诉求易在同一时间内“爆发”,很容易各方联合起来反对。
刘希盛:我曾在凤凰古城经营客栈多年,凤凰古城商家数量本身就是一种饱和状态,店铺房租过高、做生意的人太多,一直就是困扰商家的问题。我2010年就因生意难做离开凤凰古城了。
坦白讲,在凤凰古城,即使游客数量增加,生意也并不是很好做。门票通票政策引发游客流量大大减少,无异于使得大量商家更加“雪上加霜”,生意没法做了,商家自然会反对政府的门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