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价仍有较大上涨压力【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今年房价仍有较大上涨压力【2】

2013年04月25日14:57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北京

  本地居民是买二手房主力

  从北京市场看,自2011年开始受到“限购”政策影响,两年来北京户籍居民购买比例逐年上升,成为京城二手房住宅市场主力军。2012年京籍购房者已经占二手房市场的82.6%,比2011年提高6个百分点。而外省市居民、国内企事业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的购房比例均下降。今年本地居民仍将是二手房市场的主力。

  展望

  城乡建设用地有望统筹调控

  可以预期,2013年调控的难度加大。房价涨跌对于住房持有者和潜在购房者带来明显不同的福利效应,住房持有和交易的市场利益分化加剧。房地产价格变化对不同开发经营模式的企业影响完全不同,对于快速开发的企业,房价的快速增长使其成长剧增。

  房地产调控目标向促进城镇化和改善民生主题倾斜。考虑民生主题,住房的居住消费功能将被强调,住房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将被进一步打压。考虑城镇化主题,城乡建设用地有望统筹调控,一些人口快速增长的城镇化地区建设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供应控制有望减轻,部分住房严重供不应求的城市,可能加快居住用地的入市供应。

  建议

  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

  2013年房价仍有较大的上涨压力,调控政策应继续坚持遏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不动摇,坚持实施限购、限贷、限价、征收利得税等措施,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以巩固前期调控成果,防止房价大幅度反弹。

  这些制度建设提了几点:

  防止城镇化沦为房地产化,一些城市错误理解城市化,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盲目规划所谓“新城”,把居民区当作工业化来开发规划,殊不知房地产与工业制造品不同,其最终的消费需求具有严重的本地市场依赖,结果导致鬼城、空城层出不穷。因此要对各级城市官员加强城镇化学习培训,使全社会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防止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甚至肆意曲解。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同时配套编制房地产发展规划。

  建立面向城市层面甚至项目层面的房地产风险评估平台。

  官员的GDP政绩考核,应剔除房地产和建筑业的GDP贡献。

  要努力确保保障房住房的分配公平,比如构建公开透明的机制,建立多部门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联动审核和信息共享机制。

  因地制宜制定土地供给计划,一线城市、热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及其他房价上涨速度过快的城市应该增加新增土地供给,盘活存量土地利用,促进房地产开发进程,在库存高、房价泡沫明显的三四线城市,应该科学规划土地供应,既要防止以盲目发展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又要保持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和稳定。

  探索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多种途径:如探索推进和健全涵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工公共租赁房制度。又如探索推进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再如探索农民农村土地关系退出与城镇住房保障挂钩机制。记者 李莉

(来源:北京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