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伟:当前是金银期货"夜盘"推出良机--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郑智伟:当前是金银期货"夜盘"推出良机

2013年05月02日10: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 高端访谈

  郑智伟 兴业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首席研究员。1993年即投身中国期货事业,历任浙江天马期货市场部经理,广永期货研究部总经理等职。

  □本报记者 官平

  兴业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郑智伟表示,“4.12”黄金、白银期货暴跌行情表明,在没有连续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贵金属期货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就进一步加大,在大级别行情出现时无法及时有效执行交易策略,错过可能的机会甚至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在极端行情出现之后,客户对于黄金白银连续交易机制的需求愈发强烈,当前推出夜盘交易将是一个良好机会。

  中国证券报:当前推出黄金、白银期货连续交易机制的时机如何?推出后对中国在贵金属市场中的定价能力有何意义?

  郑智伟:贵金属是一个全球价格联动的市场,且目前欧美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其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发生在欧美主要交易时段,也就是中国市场收盘之后,这使得国内的投资者面对行情的大幅波动只能等到第二天开盘后才能作出反应,价格出现频繁的跳空。

  在4月12日和15日,黄金和白银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下挫,导致黄金期货主力合约遭遇一个跌停、白银期货主力合约两个跌停。这让投资者意识到目前商品期货价格尤其是贵金属价格的波动性在加大,这中间蕴藏着风险也蕴藏着机遇。尤其是黄金白银价格的下跌宣告了牛市行情的结束,“买入待涨”的投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期货具备双向交易的特点,在贵金属价格下行的过程中依然能够通过沽空盈利,将吸引传统贵金属投资渠道客户的关注。

  由于伦敦现货和纽约期货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大量的交易参与者,因此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黄金白银定价中心的地位。回顾西方主要交易所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际商品定价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市场规模足够大、有大量的交易参与者以及接近主要产地或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的贵金属市场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黄金和白银实际消费量和供应量的世界第一,但市场规模和交易参与者距离欧美市场仍有不小的差距,导致中国贵金属市场的影响力有限。

  在黄金白银期货推出连续交易之后,一方面交易时段延长,交易量扩大将带来影响力的扩大;另一方面,市场参与者将增加,更多的企业客户、机构投资者将参与到贵金属期货市场中来。这将扩大中国贵金属期货市场对全球贵金属价格的影响力,为参与国际市场定价权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证券报:推出黄金、白银夜盘交易,对期货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

  郑智伟: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会带来新增客户和交易量。原来一些贵金属投资客户尽管看到了期货在交易费用、市场流动性和双边机制等方面的优越性,但顾虑没有夜间交易和价格的频繁跳空,对入场持犹豫态度;在连续交易出台后,这一部分客户有望参与期货交易。同时从与客户的沟通中了解到,现有客户参与连续交易的积极性也很高。当然,期货公司在风控、交易、结算、技术上都要增加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兴业期货已经成立连续交易业务准备小组,对办公场所新增改造并预留夜盘室,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从业务制度和流程制定、交易结算系统软硬件升级、风险控制和管理、出入金及保证金管理、人员培训和储备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国内首次推出连续交易,而且是在内外盘联系紧密的贵金属市场,对期货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交易规则下如何实现差异化服务,将成为期货公司之间竞争的要点。目前兴业期货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迎接黄金白银连续交易的到来。

  中国证券报:期货投资者需要注意什么?

  郑智伟:贵金属推出连续交易带来了更长的交易时段,对投资者而言,存在的机遇在增加,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期货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往常白天时段黄金和白银的波动较小,价格风险可能主要集中在隔夜跳空,但在连续交易推出之后,黄金白银的波动性将增加,原有的投资策略和风控策略需要更新才能适应新的交易规则。同时黄金和白银价格受到美国和欧洲经济数据的影响非常大,投资者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发布时点,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分析和判断对于贵金属价格短期的影响,这一点可能需要在期货公司的专业服务基础上进行。

  中国证券报:期货创新正当时,请问贵公司在资管业务上有何进展?今年还有哪些方面的创新性举措?

  郑智伟:资产管理业务将有利于期货公司利用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帮助一些交易能力有限的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也将扭转期货公司单纯提供通道服务的局面,成为未来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兴业期货正在积极准备申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同时从人才建设、金融数据库建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准备工作。

  除了积极备战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兴业期货还做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比如应对目前“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与不同金融机构和客户进行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策略和产品满足风险管理或交易需求,在产业客户开发和服务上,充分结合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对企业风险实行全流程管理。这些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