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破百万亿 专家:应严把稳健货币政策--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破百万亿 专家:应严把稳健货币政策

2013年05月08日16:36    来源:国际在线    手机看新闻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破百万亿 专家称应严把稳健货币政策抑通胀

  近期,一个金融领域的概念广义货币(M2)备受中国民众热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供应量突破了100万亿的大关,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有学者指出,未来中国应严格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此外,人民币并不会像美元一样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不会推高国际商品价格。

  尽管对金融领域中的专业概念——广义货币(M2)不太了解,但“钱越来不经花了”,不少中国民众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安徽农民任启贤说:“M2我不太懂,但是现在的钱买不到(太多)东西,菜价太贵,拿几十块钱买不到什么东西,房价也高,以前租房才二三百块钱,现在都五六百块钱(人民币)。

  北京市民闫先生说:“(之前)进行了小一点的投资,买房子,北京现在限购也买不了,就买了些黄金饰品,花了几万块钱。”

  近年来,伴随着“蒜你狠”、“姜你军”等个别商品价格飞涨的现象,以及不断高企的房价给中国民众带来了货币贬值的直观感受,货币超发也被部分民众认为是物价上涨和房价高企的根源,而买房和买黄金等寻求多元化投资,则成为了近些年中国民众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

  数据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广义货币(M2)供应量从当年的47.52万亿人民币,以每年跨越一个“10”万亿的速度,四年间增长了近一倍。谈到广义货币(M2)存量的快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经济规模增大对货币的需求是主要原因。赵锡军说:“2009年,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环境突变带来的压力,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了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方案,这个阶段我们的货币投放比较快;(另外)在过去几年我们的经济规模增长非常快,速度也比较高,越来越大的经济规模,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来交易和媒介,增加一个GDP就要增加相应的货币投入。”

  赵锡军还指出,市场化程度增加、中国人的储蓄习惯以及外汇储备增加,都与货币供应量增加不无关系。如今,突破百万亿元大关的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如此庞大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呢?赵锡军说,广义货币(M2)存量是通胀的基础性条件,但并不必然引发通胀,关键还要看宏观调控力度。他说:“如果我们能把宏观调控工作,把货币政策稳定币值和物价的工作做好,相对来讲,压力就会小一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通过各种工具的使用来尽可能调节好货币总的规模、结构和流向,(要)尽可能让货币能为经济发展来服务,而不是为价格上升服务。”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国还应管理好信贷规模扩张,地方政府鼓励金融业发展创造GDP的思路也需要进行调整。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货币超发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问题的关键是货币政策和创造货币的所有主体,应多做对实体经济有利的事情。左小蕾说:“要好好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现在拼命推动信贷规模增长的状态,,没有流进实体经济,本身就是在创造货币;还有地方政府发展金融业意愿非常强烈,也要注意金融业,如小额信贷公司也是在空转,如果没有在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也是在创造货币,实际上就是影子银行,这些东西都要想清楚和理顺。”

  在谈到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否会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时,多位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并不会像美元一样产生溢出效应,推高国际商品价格。赵锡军说:“目前,人民币刚刚开始走出国门,我们在跨境贸易鼓励用人民币,在某些跨境投资领域试点用人民币,总的来讲,人民币还是在境内使用的货币,并不会像美元那样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跑到国际上推高国际商品价格。” (记者 肖中仁)

(来源:国际在线)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