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篇:成都“北改”中的创新驱动【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新闻>>宏观

实践篇:成都“北改”中的创新驱动【3】

谢振宇

2013年05月23日10:5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实践创新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新机制

 

今年元旦前后,中央电视台1套、13套新闻节目中,连续多日播放了位于成都北城的曹家巷棚户区拆迁改造的故事。

正如央视记者朱兴建所说:曹家巷代表了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央视之所以聚焦“曹家巷拆迁”,高度关注成都北改,除了对这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倾注关注之外,还在于想从中寻找这样一种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答案。

实际上,作为成都“北改”工程第一个改造项目,曹家巷一、二街坊危旧房(棚户区)片区的改造,仅仅只是北改的一个缩影。成都北改的标本价值,在于它是顺应民心、尊重民意的民生决策。

2012年2月7日,曹家巷片区一、二街坊危旧房自治改造启动。这个总面积198亩的区域,住着3756户居民,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和家属,很多居民一家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单间,楼房破旧,环境恶劣。12月18日,曹家巷片区自治改造搬迁动员大会召开,标志这个中心城区目前最大的棚户区片区改造工程由此进入了实质阶段。自改委委托成都北鑫房屋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改造,签约期限为100天(含),若签约率达到100%,项目正式启动;若签约率不足100%,则中止附条件协议搬迁。

“北改,就是为了实现城北人民和成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强调,“北改”既要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构建“立城优城”战略蓝图,也是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群众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据统计,“北改”工程将惠及240万市民,接近成都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成都“北改”,充分体现出基层民主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也就是在运作模式上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采取的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运作模式。

作为成都市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北改”工程是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的生动实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北改”工程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孙林夫就表示,成都的“北改”工程之所以引起诸多关注,是因为成都采取的这种“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运作模式。“怎么改”,由政府统一定;“改不改”,由群众自己定。政策的制定权由政府主导,但决定权由群众掌握。“‘北改’工程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要载体。成都可以通过把这个当前成都最大规模、最为集中的旧城片区改造好,以此带动成都城市形态全面升级。”(谢振宇 发自成都)

(责编:孙博洋、刘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