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喊冤 我不是“化学恐怖分子”制图/王斌
5分钱一根的糖水冰棒伴随着70后的童年记忆;说起经典老蛋筒和脆皮,80后会情不自禁地微笑。而台湾梅花冰棒,也成为许多大陆游客进岛必尝美食……香甜的冰淇淋一直是美好夏日生活的点缀。不过,这两天网络上却把冰淇淋说成了“恐怖分子”。6月4日,随着某机构发布一则“食品添加剂查询软件”上线的新闻,“冰淇淋是个移动的食品添加剂仓库,吃多了会导致健康问题”成为各大媒体热炒的话题。冰淇淋里的添加剂真的有这么恐怖吗?本报“食事求是”记者进行了调查。
求证一 添加剂都是有毒物?
解答:能不能加、加多少,都要经过风险评估
有报道说,一根冰淇淋里多达14种食品添加剂。记者昨日从市场上随机购买了几种冰淇淋,在包装袋上的配料表一栏,那一串长长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确实让人觉得紧张。以某品牌畅销的“绿色心情”为例,食品添加剂多达10多种,记者还在一款蛋筒上看到,其食品添加剂多达30种。记者请食安专家解读了那些我们看不懂的食品添加剂,多为乳化剂、黏稠剂、色素、调味剂、明胶、抗氧化剂等。
“相对其他食品来说,国家允许冰淇淋里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比较多。”市质监局法制处处长张文革说,这些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经过生产许可的,从正规渠道进货、经过国家检测合格的,又严格按照规定量添加,在安全方面,消费者是不需要过多焦虑的。他说,因为允许生产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国家卫生部门的风险评估,而进行风险评估的量比最后指定标准的量高一百倍。张文革解释说,比如,看某个食品添加剂是否危害人体,风险评估的实验量是1克,最后国家制定的标准,则会要求企业控制在0.01克。“而且很多添加剂都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无危害或者很微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只要不过量食用冰淇淋,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求证二 吃冰淇淋=吃食品添加剂?
解答:水和奶粉才是主要成分,单种添加剂用量不会超过千分之三
网上有声音质疑说,吃一根雪糕就等于在吃食品添加剂。
市质监局从事食品检测多年、现为食安处长的胡朝晖告诉记者,这仍是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其实,冰淇淋的主要成分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水和奶粉,食品添加剂所占比例很微小,甚至可忽略不计。“消费者想了解冰淇淋的成分,可以看配料表。”胡朝晖介绍,国家相关规定,配料表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记者按照这个原则去查看多个品牌的蛋筒,果然,一般配料表的最前面分别标注“饮用水、奶粉、植物油”等,最后面才是食品添加剂。不过,大部分商家并未标注出食品添加剂的量,记者查看多个品牌,只在某品牌“绿色心情”的配料表上看到,第一种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标注了添加量千分之三。“这意味着后面的食品添加剂量均依次递减且越来越小于千分之三。”胡朝晖说,“所以,大家吃冰淇淋吃的还是水和奶粉,而不是添加剂!”
雪糕的主要成分既然是水和奶粉,就一定有营养指标。质监局提醒消费者,要看雪糕的营养指标,可关注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一般上面都会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等,消费者可对比多个雪糕食用。怕发胖的姑娘,可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款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