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超市中在售大豆油难觅非转基因的踪影。在调查中,几乎所有品牌的大豆油都注明使用了转基因原料,而配料中有大豆油和菜籽油的调和油基本使用的是转基因大豆和菜籽。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201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约1.7亿公顷,比2011年增长6%。按照种植面积统计,全球约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和81%的棉花都是转基因产品。看着每年报告中不断增进的数字,ISAAA的创始者克莱夫·詹姆士博士将转基因技术称为“近代史上最快被采纳的种植技术”,转基因作物则是“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迅速的作物”。
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克莱夫·詹姆士有一项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有59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2497项转基因申请,涉及25种作物319个转化体。其中,1129项申请批准用于食品,813项申请用于饲料,555项申请用于种植。转基因食品项目几乎占据了全部申请量的一半。
转基因大豆来袭
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日前批准发放了三种转基因大豆可用作加工原料的进口安全证书。据农业部发布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审批情况》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曾批准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用作加工原料,其中尚在有效期内的有3种。至此,算上此前批准通过的,我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已达11种。
发放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的消息一出,业内外一片沸腾,有媒体的质疑、有专家的力挺、也有消费者的担忧。
有媒体指出:“三个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人们面前。对如此存有争议的产品,决策过程却没有群众代表参与;决策之后,审查经过、生产国家、安全性报告等‘关键信息’并没有过多涉及。”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表示,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最初收到申请到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表示,进口转基因大豆其实并不可怕,原因有三:其一此次批准并不是我国第一次进口转基因大豆,只是增加了新的进口品种;其二大豆的转基因成份并不直接被居民食用;其三大量进口大豆节约了宝贵的耕地,为口粮安全提供保障。另外,此次批准的转基因大豆只是用来进口,并不直接在我国的土地上种植,对本国的环境不会带来直接的安全性隐患。当然,由于目前全球对转基因技术还是存在各种质疑,我国还是应该在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方面要慎重,对转基因主粮的种植还是不宜轻意放行。要加强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监管,不让转基因大豆直接上餐桌。
国产天然大豆受冲击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中国入世之后,跨国粮商进军中国大豆市场并掌控定价权,国产大豆生产、加工、销售全面萎缩,我国大豆产业正面临危机。在今年的两会上,多名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曾齐呼:“遏制大豆产业进一步衰退迫在眉睫。”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放任转基因大豆及制品流入黑龙江,黑龙江的食品大豆销售将受到影响和冲击。”
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指出,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农产品品种,近年来,我国大豆的自给率已经降为20%左右。大豆主产区的东北,这几年大豆种植面积在直线下降。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口大豆包括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低,而国产大豆种植成本高,在进口大豆面前彻底失去价格竞争力。余丰慧认为,大肆放行转基因农作物进口,对我国国内市场冲击很大,特别是进口转基因大豆已经对我国本土大豆产业带来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继续放行进口可能不久将会彻底毁掉中国国内大豆产业。
“农业部的动作一方面说明国家在这方面的态度放宽;同时,这对我国本就疲软的大豆种植产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卓创资讯大豆行业分析师张兰兰表示,近年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一直遭受着双重打压。一方面,相比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不仅价格高,制油率还低,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比起种玉米、水稻等作物,大豆的种植收益非常小,并且费钱、费力、费时,加上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大批涌入,我国大豆种植几无竞争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