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案例
钱到哪里去了?
钱到哪里去了?我们虚拟一个人物——信托经理小张来举例讲解。小张过去两年收入增加很快,他参与了很多项目。有地产的,有股权信托、工商信托。
其中,有某个城市的一桩住宅项目缺钱,小张找到这家公司,负责做一个20亿的信托产品投到这个项目,用这个项目的土地和房屋产权做抵押,抵押率50%。设计年化回报11%,期限2年。
然后他找到某某银行省分行的李总,找他销售。这样拿着项目来找李总的,还有小宋、小刘、小王等等,银行的李总就想出一个办法,他打包这些产品向客户发售,以8%的回报出售给客户。
又过了一年,银行的几个客户要贷款,但是银行有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已经批不出贷款了。怎么办呢?银行又反过来找到信托公司,我借用你们的渠道,你做个产品,我来给钱。
这就是最近几年被屡屡提到的“表外业务”。如果出现短期钱不够怎么办?去银行间市场调剂一下,中国1400多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其中相互借款。
在以往,各家银行钱都不够的时候,银行就会花更高的价钱借款,表现出来就是市场利率上升;这时央行就会通过投放资金来缓解。
现在是央行不再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于是出现了紧张的局面。央行认为,盘活“存量”更重要,也就是警示银行,收回那些放错了地方的钱。 新京报记者 吴敏
6月8日
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同日,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至9.581%。
6月13日
沪指暴跌2.83%,收于2148.36点。
6月19日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次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6月20日
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至13.444%。
同日,沪指暴跌2.77%,收于2084.02点。
6月23日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