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时间 中央三提“盘活货币存量”--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半月时间 中央三提“盘活货币存量”

苏曼丽

2013年06月24日03:0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支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不能再饮鸩止渴、再发货币。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未来经济增长,不能延续依靠信贷资金泛滥堆砌的增长。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如果央行近期没有安排大力度的释放流动性措施出台,“钱荒”至少要延续至7月初。

  昨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公布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内容,再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是6月8日以来半个月时间,国务院和央行第三次做此表态。专家认为,这表明了政府“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好”的决心。

  继续稳健货币政策

  近期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风波,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银行出现“钱荒”。上周四,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再次全线上涨,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13.44%,该数值创下历史新高,资金利率盘中甚至高达30%,市场惊呼“堪比高利贷”,并冀望央行能放点水,放松货币政策。

  央行昨天坚持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本月以来,高层已经多次表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在6月8日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后在6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专家称政府态度表明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钱荒”问题主要源于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不合理,银行为追求更多利润,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领域。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弹太多,大量货币没有击中靶心,而是流向存在泡沫、产能过剩的领域。

  当前,我国货币存量并不低。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逼近百万亿元大关,但投向实体经济的货币量并不乐观,经济复苏却力度微弱,货币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表明,在未来的发展中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好,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郭田勇说,商业银行也应进行结构调整,把手中的资金用好,让投向更合理,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 名词解释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

  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 探因

  “钱荒”不是没钱 是放错了地方

  货币供应量充裕,大量社会融资未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钱荒”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资本市场开始面临资金流出的尴尬状况,不过不久前央行公布的各项金融数据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

  中国真的在经历一场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

  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下。与此同时,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的扩大,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未投入到实体经济。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导致目前金融业短暂性“钱荒”的因素十分复杂,这其中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复苏,美联储称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使得资金外流的速度开始加快。

  除此之外,中国金融系统内部杠杆率不断放大的因素更是不容忽视,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

  据新华社电

(责编:值班编辑、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