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的“棱镜”系统,让“蹭网”这种免费午餐显得代价甚高。唐威指出,其实现在很多网络攻击都是非常直接、简单的。很多企业或者骨干网络防护很好,黑客就不直接攻击这块,而是从体制中的薄弱点,也就是用户“下手”。
手机、电脑、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各种免费软件、流氓软件、开源系统……形形色色的软硬件都有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猎物”。
与上班族距离更近的则是APT攻击。很多企业推行BYOD方式,允许员工将自有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企业内网。黑客就利用这一便利,通过直接攻击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窃取手机或者笔记本数据,并通过拥有内网访问权限的该设备进一步窃取内部网的数据。
“内网的外部防护很好,黑客就绕过外部直接从内部攻击。斯诺登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盗窃机密的,因为斯诺登有权限访问核心数据。”唐威说,类似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的做法还包括设立钓鱼网站骗取信息、通过收买服务器管理员复制数据等。类似“棱镜”的入侵路由器方式只是其中一种。
防不胜防背后的“上策”
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打补丁是最基础的防护。但即使个人措施做到百分百完美,一旦企业或者服务提供商自己入侵或者被攻击,一切都是白搭
网络安全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下,支付安全、隐私安全风险防不胜防,网民忧虑也在日益加重。据艾瑞发布的《2012年个人网络安全年度报告》,2012年有84.8%的中国网民遭遇个人资料泄露、网购支付等网络不安全事件,总人数达4.56亿,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人均损失553.1元,70%左右的网民对网络安全形势表示担忧。
有专家指出,网民需要补上网络安全防护这一课,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和预警防范等方面更需“补课”。
通常情况下,如果政府或企业的网络安全出现漏洞,主要还是从软硬件以及安全体系等方面来进行补救,如购置防火墙、设置上网行为管理以及采取各类防攻击方案等。对于路由器入侵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目前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网民对信息安全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简单安装杀毒软件的层面。李铁军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杀毒软件只能解决病毒相关问题,却不能解决由系统管理不严、操作不当和黑客入侵引发的安全问题。
“但是连最基础的都没做,就是赤裸裸地暴露在危险面前。”唐威更为形象地说明了潜在的风险。他建议,个人用户要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打补丁,所装的软件要正规并及时升级,这些基础级的防护必不可少。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在网上留过多核心个人隐私,比如个人身份证号、QQ号等。手机上软件的分享设置都是有风险的,比如微博、人人,不要随意授权。还有,很多人采用“一号通”方式也比较危险,最好不要用同样的账号密码。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防护措施则比较简单。在系统层面,苹果手机不要越狱,安卓选择官方版的系统,不要root。在应用层面,不太好控制,但尽量去大的应用市场下载官方版的应用。
在个人意识层面,装应用前尤其是安卓系统,要看应用的权限,如果发现可疑的权限,要拒绝。“很多人都不看权限提醒,这是比较危险的。”另外,手机要装全面的安全软件,把重要数据和软件加密,即使被攻击也能起到最后的保护。
在唐威看来,“棱镜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即使个人措施做到百分百完美,一旦企业或者服务提供商自己入侵或者被攻击,一切也都白搭。●南方日报记者 辛均庆 实习生 刘震 策划统筹:徐林 殷剑锋
黑客大事件回顾
2006年
10月16日,中国骇客whboy(李俊)发布熊猫烧香木马,并在短时间内致使中国数百万用户受到感染,波及到周边国家。他于2007年2月12日被捕
2007年
国内一网名为The Silent's(折羽鸿鹄)的黑客成功入侵微软中国的服务器,并在6月至11月成功侵入包括CCTV、163、TOM等中国大型门户服务器
2008年
一个全球性的黑客组织利用ATM欺诈程序在一夜之间从世界49个城市的银行中盗走了900万美元。美国FBI目前还没破案
2009年
韩国遭受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攻击。韩国总统府、国会、国情院和国防部等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界、媒体和防火墙企业网站遭受到攻击
2010年
《巴黎竞赛周刊》报道称,法国财政部的电脑自2010年12月起遭遇网络黑客的持续攻击,大量涉及法国财政部和二十国集团(G20)的资料被盗
2011年
7月29日,韩国通信委员会声称,黑客袭击了韩国一家门户网站和一家博客网站,涉及高达3500万名用户的个人信息外泄
2012年
2月10日,美国中情局网站遭黑客攻击,无法从互联网登录。4月7日,英国内政部网站被黑客攻击,无法登录
2013年
1月9日,美国金融机构遭到大规模网络袭击,其中包括美国最大的20家银行网站。5月12日,据路透社报道,印度两家信用卡支付业务服务公司遭到黑客攻击,中东地区ATM被盗取4500万美元
(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