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月7日拍摄的广西贺州市贺江合面狮段被污染的水域。这里的水通过合面狮水电站大坝后将直奔下游进入广东省境内。当日上午9时,广西贺州市就贺江合面狮段水污染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称,此次贺江被污染河段约110公里,为了降低污染河段受影响程度,专家组经研究决定不往江中投放稀释物,基本查找到污染源为位于马尾河沿岸的企业,但仍需逐家鉴别确定。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网南宁7月7日电(记者 张莺 翁晔 邹婷玉 陈寂)广西贺州市与广东交界处日前发生水污染事件,广西已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并已基本查找到了污染源。相关部门基本确认,污染源为贺江马尾河沿岸的企业,但仍需逐家鉴别确定。
贺州市副市长闭海东介绍,贺州市有锰矿、稀土、钨矿等资源,共生着镉、铊等金属。长期以来当地一些规模较小的矿企环保设施达不到要求,在选矿、洗矿过程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导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外溢,有的还涉嫌偷排废水废渣,给江河、植被带来污染。
目前,当地已排查并断电关闭112家包括部分矿厂在内的企业,对其中50家可疑企业取样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距贺江两广断面近40公里远的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部分乡镇企业有非法偷排嫌疑,当地政府正继续加大排查力度,锁定污染企业。
从事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河海大学地学院教师张敏介绍,镉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在肾脏,长期过量接触镉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对肾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积和储存,导致骨质疏松、软化、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镉通过废水、废气、废渣排入环境,环境受镉污染后,镉能在生物体内富集,易被农作物、蔬菜、稻米所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张敏说。
张敏介绍,铊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铊离子会影响钾离子参与的生理功能及神经信号传导,并影响一系列酶的活性,使之失去正常功能,“铊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为强烈的神经毒物。”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贺州境内信都水厂水质达标,贺江在贺州市与广东省交界断面处镉浓度已达标,铊浓度仍超标1倍。
此次贺江水污染事件是广西继2012年龙江河镉超标事件后再次爆出水体污染事件。
6日凌晨4时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对贺州市送来的水样检测结果发现,其中贺州市(贺江上游)与广东省(贺江下游)交界断面扶隆监测点水质镉超标1.9倍,铊超标2.14倍。
广西于当日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同时,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应急联动机制要求,广西第一时间将该突发环境事件情况通报广东省政府。
6日14时,位于贺江下游的广东省封开县政府通报称,县政府已向贺江、西江沿线下游群众和自来水厂发出紧急通知,停止饮用贺江受污染水源、不要食用贺江鱼类等水产品。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贺江马尾河段河口到广东省封开县110公里河段,以及中间的合面狮水库,水体都受到镉、铊污染,不同断面监测到的超标范围不等。截至6日晚监测数据,镉浓度最高超标5.6倍,位于合面狮水库下面的大坝前后。
贺江是西江的一条支流。为了减少对下游西江地区群众用水安全影响,贺州市6日关闭了合面狮水库,不再向下游贺江放水,并在水库周边设置6个监测点。
而在广东境内,西江沿线南丰、都平、大玉口、大洲、白垢等镇有3.5万名群众受到此次水污染事件影响,大部分集中在南丰镇。6日,在封开县应急指挥中心记者见到了该县副县长欧衡,他告诉记者目前县里在西江沿江120多公里设立了11个水质检测点,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取样,从最上游的南丰镇采取的样本一路运输4、5个小时到广州的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检测。
许振成表示,从贺州到广东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为了降低污染河段受影响程度,目前暂不进行投药消解。
此外,有关部门要求从上游的马尾河到贺江汇入西江入水口一带,全面进入水源应急状态,有备用水源的尽快启用,没备用水源的采取除镉除铊措施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