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只涨不跌: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4】--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北京学区房只涨不跌: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4】

2013年07月09日07:2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案例2

  100平米新房换70平米老房

  看着4岁的女儿入读崇文幼儿园,徐先生心里总算踏实了。去年,徐先生一家三口带着老人,从100多平米的落地窗新房,搬进了70平米的老房。虽然“新家”墙上的裂缝掉灰,厕所水管漏水,但这个能让孩子有幼儿园和小学上的“学区房”,足以让徐先生一家人忍受现有的居住条件。

  原住房附近缺公立学校

  搬家前,徐先生一家住在丰台马官营附近一个新楼盘,购房前,开发商承诺小区配建幼儿园,业主孩子上学有优惠。入住后,随着开发商撤出小区、物业公司更换,优惠承诺并未兑现。

  徐先生开始打听周边的幼儿园,“全是一些在附近村里隐藏的民办园。”坚定徐先生换房决心的,是他考察完自家附近的小学后。“离家最近的只有一所民办校,每天听不见学生早读,看不见孩子做操,相对较近的育英小学又不在片儿里。”于是,他到教育资源丰富的东城区断断续续看了2年房。

  2011年,徐先生花了220万买下位于体育馆路附近的这所老房子。“附近有四五家小学,三四所中学。”徐先生觉得,虽然没有很多名校,“但至少孩子能上一所好点的小学,中学的选择也多些。”

  孩子升入初中就卖房

  2年前,康先生把家从朝阳区工大附近搬到了海淀区中关村一所1991年的老房子,“60多平米,没装修,260万,房价是以前房子的2倍,但它是中关村三小的学区房。”

  康先生把朝阳区的房子和老家石家庄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都卖了,还向亲友借了几十万,终于用两套房的房价买了一套“学区房”。

  如今,康先生的孩子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就读。每年,他都会关注中关村三小的划片范围,“还不错,历年都没被划出去过。”对于未来划片变化的风险,康先生表示愿意承担。除此之外,这套房子的市值也让康先生宽心,“当年我买时均价4万多,现在涨到8万多。”他还有一个长期打算——等孩子升入初中,就把房子卖掉,“这么贵的价钱,住着‘太奢侈’。”

  案例3

  买完“学区房”发现没学位

  买到“学区房”就踏实了吗?苗先生为了让4岁的女儿能上西城区的小学,今年6月,他通过中介将一套价值285万元、位于六铺炕二区的“学区房”买下。当他拿着去派出所落户时,被告知该房目前有户主,户籍人口中有一名儿童正在苗先生盯准的学区上2年级。

  “按照学校规定,这个2年级的学生小学不毕业,我即使落户成功,女儿也无法利用这个学位。”苗先生算了算,等他的女儿到入学年龄,那名户籍儿童才上四年级,“花了钱,却买了个没有学位的‘学区房’。”

  一夜之间,苗先生从消费者变成了维权者。他以中介未核实房屋信息、提供虚假房源信息为由,向对方提出退房及赔偿要求,目前,双方仍在协调中。

  苗先生也开始疑惑,“买学区房,到底值不值?”苗先生说,即便买到学区房,家长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很多,“得时刻紧盯划片的稳定性,还得关注学校要求的居住年限,有可能等孩子到年龄了,又够不上学校的条件了。”

  虽然了解诸多风险,苗先生还是无法拒绝“学区房”的诱惑,“对于没门路、没关系的家长,想给孩子上个好学校,这可能是最可行的一条路。”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