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王希)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第二季度同比增速从首季度的13.5%回落至4.3%,其中6月份当月进口、出口同比双双呈现负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1%和0.7%。如何看待当前外贸形势?后期进出口前景如何?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10日举行的国新办记者会上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体低速增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出口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出口成本持续上升、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等,而国内工业生产放缓抑制需求、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影响了进口规模的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除了外需不振外,前期人民币汇率快速上行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商务部近期对千家重点联系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多达85.5%的企业希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记者在对企业的采访中也发现,虽然近期人民币已暂停升势,但总体而言上半年升值幅度可观。截至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
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禽肉出口的龙头企业,日本是其主要出口市场。诸城外贸董事长王金友告诉记者,由于禽肉产品合同期通常在3至6个月,上半年日元剧烈贬值的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显现,目前日本客商已经对新订单提出了3%—5%的降价要求。
对于下半年外贸走势,郑跃声表示,上述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发展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下半年的进出口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国对外贸易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力争稳住“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总体份额。
他同时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今年以来美欧日等全球主要市场贸易表现不尽如人意,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是最好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从反映全球需求走势的相关领先指标看,全球经济下一阶段大幅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外围市场的周期性回暖仍有利于助推2013年中国出口贸易平稳增长。
王军认为,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总体上外部环境有一定程度好转。但他表示,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国内市场采取更严厉的保护主义措施,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环境等各种显性、隐性成本逐步提高,传统竞争优势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外部环境“回暖”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的复苏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从短期看,稳住我国进出口应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通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甚至是提供双向波动预期,提振外贸企业信心。而从中远期看,外贸发展需要新思路新办法,其核心任务在于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价值链分工。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两难’或‘多难’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企业、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来努力。”郑跃声说。
商务部外贸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产业是外贸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外贸运行环境的“质变“,外贸要转型升级首先必须实现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商务部自2011年起依托已有的特色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通过支持当地开展检测认证、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开展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工作。目前除机电产品外,这样出口带动效应强、产业优势明显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共117个,覆盖了农、轻、纺、医、专业化工、五金建材、新型材料等主要出口领域。
在王金友看来,市场的风雨无法左右,但企业仍然可以有所作为。通过对出口市场的深入研究,目前他所在的禽肉出口企业,下半年计划推出一系列小包装以及更符合日本中老年消费者口感的新产品,稳住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