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办公室装了空调
难熬的后半夜总被热醒
正午1点30分左右,东信大道与六和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围着一个建筑工棚,大大的广告牌上写着“滨江区东信大道(浦沿路——闻涛路)路面白改黑及雨水管网改造、绿化提升工程”,看样子,这里是一个市政工程的工棚。
不远处,就是一幢二层高的工棚,一楼的每个房间都摆着上下铺的床,可没有一个房间装着空调。
听到记者的来意,最东面房间的姑娘把头一摇,甩出了一串汗珠:“没有的,哪里来的空调啊。”
“你们做的不是市政工程吗,有规定要在宿舍安装空调的。”
“从来没听说有这种事。”
一路聊下去才知道,这姑娘和老公一起在这个工地打工,她负责做饭。仅聊了5分钟不到,记者的背后就开始渗汗了。仔细看看他们住的房间,条件相当简陋,外面像是一个公共的小饭堂,隔着一张布帘子,就是他们的床,衣服被褥全都堆在角落里。
看到记者的汗水顺着长发一直滴下来,姑娘赶紧递过来一根皮筋:“扎上吧,这里太热了,晚上只能吹电风扇,中午是不太睡得着的。”
“前段时间空调是有装啊,但是都装到领导房间了,我们这里没有的。”工地上一位姓杨的师傅说,前段时间,二楼的办公室装了空调,但工人都没享受到,“我们老是后半夜热醒,晚上睡不好,白天干起活来累得很。”
找了工地的一位负责人问情况,他支支吾吾就留下了一句“装空调,要钱的”。
记者随后辗转找到了建设单位滨江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科的陈科长答复说这个确实属于政府投资工程,前期计划的施工时间并不含夏季,但后来因为道路施工时要保留部分交通等种种原因,施工时间往后推到了现在。”我们对这个工棚检查过的,责令他们要装空调的,好像后来他们只装了楼上的两三个吧,叫民工搬到楼上去睡,估计很多人嫌麻烦,不高兴去。这个星期,我们又通知下去了,一定要把空调落实好。”
昨天下午,陈科长打来电话,说工地又安装了新空调。傍晚时记者核实发现,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装了两个,现在楼上几个房间,空调算是都已经到位了。
空调坏了没人修
只能卷席子睡到在建大楼里
滨江的东信大道上,有家中恒电气的工地上正造着一幢高楼。拐过工地,就是两排宿舍楼,看立面,宿舍楼倒挺规范,每个房间都标了号码。可是一进宿舍,顿时就像进了火焰山。
午后2点,气温最高的时候,二楼的一个宿舍房门大开,三男一女正在午休。记者远远地就看到对着正门的空调机没了外壳,露出了黑乎乎的机身。两个大风扇呼呼地吹着,6张高低铺把几平方米的宿舍挤得满满当当,一进门一股热气和臭气就一起涌来。
“我们过来上班几个月了,来的时候空调就坏了,一直没给修。”问及空调,每个工人都摇着头,“这个空调就是装个样子,看着好像这一排都装了。只有住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为什么不报修呢?“谁给你修啊,跟老板说过,没用。修好了我们就要用,老板心疼电费哪。”一位赤膊的小兄弟越说越气愤,“我们六七个人睡这里,就两台电扇,晚上根本不够。”
不给修,可以投诉工地的。“我们这种打工的,怎么去投诉啊,活都不要干了,再说了,打哪个电话都不知道。”旁边的大姐来自江西婺源,她指指眼前的电风扇说:“我们这里的宿舍,空调坏了的不止我们这一间。很多人干脆都不住宿舍了,卷张席子直接跑到旁边正在建的那幢大楼里。那里高,又没装窗户,很通风的。”
大姐嘴里说得轻松,可口气里藏着不少无奈,“我们打工的嘛,没办法。”
本报记者近两日走访了杭州市15处小型工地,发现这其中还有三四处工地都处在“空调真空”之中。(本报记者 余雯雯 陈锴凯 施雯/文 董旭明/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