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银行业总体是健康的”--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银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2013年08月06日03:03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银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中国银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今年上半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加速推进的半年,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但同时,这也是被诸多争议持续围绕的半年,不良贷款反弹、理财产品风险凸显、影子银行产品规模增长……直面挑战,下半年中国银行业将如何在促改革与防风险中谋篇布局?又将怎样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记者:《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指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8年来首次出现反弹。银监会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5265亿元,创最近3年来的新高。您如何评估当前我国银行业的资产状况?

  尚福林:上半年银行业经营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趋于优化、风险压力加大。

  总体平稳表现为:商业银行各项存贷款、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主要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或略有提高。结构趋优表现为: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企业并购、“三农”和小微企业等五类贷款增速远高于平均贷款增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融资等四类融资增速放缓。说明信贷结构调整出现积极信号。风险压力加大表现为:不良贷款率为0.96%,略有上升。

  从指标上看,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03%,在全球都属较高的。拨备覆盖率292.5%,相当于1块钱的不良贷款有近3块钱的准备金来弥补。商业银行上半年累计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增加13.8%。成本收入比下降到2012年的33%,好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在20%以上,超额备付率2.63%。虽然不良率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国际银行平均水平。因此,中国银行业总体是健康的,在国际上属于好银行。

  记者:今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利率快速上行,银行体系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问题。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源是什么?又对金融风险管控带来哪些警示?

  尚福林:目前,银行间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已经恢复平稳。这个问题的发生,有税款集中清缴、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等多项因素叠加的影响,但从深层次看,也反映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跟不上业务模式和风险结构的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次事件说明,无论什么时候,银行的经营管理都应当遵从审慎原则,安全性和流动性始终是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生命线。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总体是充裕的,但随着银行业务结构日趋复杂多元,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银监会将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适时出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引导银行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同时根据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动态改进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

  记者:当前银行业主要面临哪些风险?银监会又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尚福林:银行业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存在风险是客观的。我国银行业虽然也有风险隐患,但风险状况控制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市场比较关心的平台贷款、房地产信贷、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流动性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截至6月末,银行平台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2%,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随着总量增长,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隐患。下一步监管平台风险的总体原则是: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把控贷款和非贷款新增速度,防止总量扩大。

  针对房地产贷款风险,主要采取用所储土地、所建房屋、所卖房屋做抵押的方式管控风险。

  影子银行产品规模增长是当前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隐忧。对此,重点要管住放大杠杆,期限错配和信用转换三大风险,包括规范小贷公司、租赁、典当、网络融资等融资行为,严禁银行提供筹融资便利等。

  信托产品风险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管控:一是控制投向,压缩房地产和地方平台投入的数量。二是加强净资本比例管理,控制总量增长。三是要求项目与资金一一对应,以控制期限错配。四是加强投资教育,明确买者自负,风险自担。

  管控理财产品风险主要是设置“三道防线”:一是规定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和运用一一对应,期限一一对应。二是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35%,或总资产的4%。三是将未一一对应的非标准理财产品纳入信贷规模管理。

  记者: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您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哪些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尚福林:下一步,银监会将通过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通过改善信贷投向优化增量,进一步引导银行业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就是要把盘活的存量贷款和今年的增量贷款向以下五个方面倾斜:

  一是向重点领域倾斜,确保满足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二是向调整产业结构倾斜。要求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并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之中,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三是向小微企业倾斜,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抵质押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四是向“三农”倾斜,银监会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支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试点方案。五是向消费升级倾斜,引导银行业积极满足城乡居民家庭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支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本报记者 温 源)

(责编:傅小康、王溪)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