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街头,一位商人从一位当街乞讨的妇女面前经过。 |
核心阅读
在美国,只要勤劳肯干的人都能过上有房、有车、有假期的美好生活,这一度成为二战后令世界艳羡的“美国梦”。然而,近30年来,美国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社会不平等问题一直呈加剧态势,“美国梦”与绝大多数人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远。近日,众多经济学家在对1913年以来美国国税局公布的居民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2012年美国1%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占全民年收入的19%以上,创下1928年以来最高纪录。在收入“金字塔”中位居前10%的美国人占有全社会总收入的48.2%。有专家称,除非美国政府在政策上作出较大调整,否则财富继续向极少数人集中的趋势难以逆转。美国国内出现的财富两极分化加剧问题令“美国梦”黯然失色。
“工薪阶层”收入持续缩水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巴黎经济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联合进行的。结果表明,美国1%最富有人群与剩余99%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社会不平等程度创下192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尽管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1%的最富有阶层带来一定冲击,但随后的股市强劲反弹和蓝筹公司红利激增等很快促使这部分富裕人群的财务状况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工薪阶层”以及社会底层人口的收入状况则因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持续缩水。
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占据美国人口仅1%的最富有阶层收入增长了31.4%,其余99%的人口收入则增长了区区的0.4%。去年,美国1%最富有阶层的平均家庭年收入超过39.4万美元,而占据人口10%的富人阶层家庭年收入则超过11.4万美元。
分析报告还显示,美国最富有阶层通常是那些企业高管或者企业主,他们被称为“工作的富有者”,而不是传统上依靠继承财富而游手好闲的人群。与之相对应的是,出现了勤奋工作而仍然贫穷的“工作贫困”现象。
社会体系“偏向”富人阶层
经济学家指出,收入不平等加剧有多方面原因。在一些行业,美国工人正在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展开竞争。一些工作外包到印度和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还推动机器不断替代工人完成一些常规性作业。此外,工会日渐式微。有数据显示,1983年加入工会的工人比例为23.3%,而到2012年,这一数据仅为12.5%。这一系列新变化十分有利于资本雇佣方降低生产成本,也成为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背景下美国公司企业利润依然能够创出历史新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被许多人视为社会体系不公正“偏向”少数富人阶层的结果。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后曾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社会改革政策,使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得到大大缓和。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和其他帮助穷人和中产阶级的政策,与此同时,工会势力增强,工人工资由此得到提高。然而,过去几十年中,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越发“偏向”和袒护最富有阶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伊曼纽尔·赛斯在分析报告中说,尽管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些旨在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措施,但是,这些政策与1929年大危机之后的政策调整相比,力度太小。他说,“除非政府在政策上作出较大调整,否则财富继续向极少数人集中的趋势难以逆转。”
“梦想与机遇之地”遭质疑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卡罗尔·格雷厄姆在题为“破碎的美国梦”一文中说,传统上,美国被视为“梦想与机遇之地”,只要勤奋工作就能过上美好生活。然而,近年来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显著加剧,这固然与人口结构变化、劳动技能差异和政府政策有关,但我们不禁要问,“美国梦是否正在崩塌?”
2011年,美国爆发著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正是社会的“99%”抗议坐拥巨额财富的“1%”。这一抗议运动表明贫富两极分化加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美国社会安定的一大因素。伊曼纽尔·赛斯也强调,“我们需要思考,在这样的社会中,收入差距的日益拉大,从经济学上说到底是不是有效率的,而从社会公平角度看是否可接受?”
格雷厄姆指出,如果收入不平等被视为是对个人不同努力程度的奖赏,那这是良性的,但是如果不平等的发生是源于社会体系偏袒少数精英和特权阶层,那么这种不平等就会削弱个人奋斗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当前的贫富分化加剧趋势具有破坏性。
格雷厄姆表示,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群体从一个社会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层)几十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低于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如加拿大、芬兰、德国、日本和新西兰。一个美国人在当前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或她将来的可能收入。例如,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但这对穷人意义不大,理由是要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家庭收入。
(本报华盛顿9月1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13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