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险企被要求提交以房养老方案
上周末,“以房养老”首倡者、幸福人寿保险监事会主席孟晓苏表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最快将在明年一月份推出,“最近得到消息,让我们在12月拿出以房养老方案,明年一季度要把这个产品推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房价波动较大、国人传统的住房观念都是“以房养老”推行的拦路虎,“就算今后推出来,市民的接受程度能有多大都有待观察。”
“以房养老”保险产品最快或在明年正式推出。在前日举办的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以房养老”首倡者、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孟晓苏表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最快将在明年一月份推出。
以房养老是一种金融产品
今年9月13日,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政策,“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孟晓苏表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只是“以房养老”诸多方式中的一种,“是老人拿房子作为抵押,用保险的规范方式把社会上其他保险人的钱拿过来供养这些老人,老人去世才把房子拿回来进行销售,把钱还给其他的投保人。”
据其初步测算,一名70岁男性老人,若房产价值为500万元,平均预期寿命还有14.8年,通过计算房产增值,扣除掉未来的预支付息,考虑平均寿命等因素,一个月可以拿到27000元,“这种反向抵押方式比卖房养老、租房养老更划算,反向抵押不仅每个月能拿到的钱更多,而且可以继续居住,分享房产增值的收益。”
孟晓苏表示,中国应实行政府监管与支持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保险公司拿其他投保人的钱为老人补充养老,老人身后房产拍卖偿还社会,对这种制度性的互助,政府应提供免税、贴息等政策支持。
观念冲突 市民不“感冒”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将房产视为重要遗产,“以房养老”观念短期难以改变,此外不少市民都认为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身边很多退休朋友都认为房价和房租都在涨,房子留在自己手里,以后留给子孙收租都好。”
此外,金融机构在测试评估“以房养老”的房屋时也有种种限制和规定,有人士指出,住宅70年使用权限制下,房屋产权到期后自动续期条件不明确,加上中国楼市难以预测,增加了“以房养老”的实施风险。
根据媒体报道,2005年南京就率先创立“以房养老南京模式”,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在2007年至2011年之间,北京、上海两地曾先后试行“以房养老”,但并未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试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但真正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很少,最终不得不停办该业务。
众多险企抢推养老社区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除了推进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在养老服务、养老地产领域,险企也大有作为。
养老地产已引得无数保险公司竞相试水。日前,合众人寿在武汉推出国内第一款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的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市民可以选择直接租用养老社区,每月交租金的方式入住,也可以购买相关保险产品获得入住资格。而泰康人寿也推出了与养老社区对接的养老保险产品,在购买指定产品达到一定金额即可获得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
险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养老社区入住费用包括房屋租金、养老服务费、医疗费用等,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社区运营经验,养老服务、医疗费用发生的数量及未来价格水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房屋租金市场比较成熟,建筑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因此目前我们的方案是将房屋租金和保险利益结合起来,将传统寿险的未来满期给付升级为现金给付与养老社区租金兑付的双重选择权。” (记者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