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与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机构数量一直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缺乏成熟的理念、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沟通。
现状: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显著增加,政府和协会是主要推动力量
据统计,2012年,我国共发布1705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496份,非企业机构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9份,报告整体数量较上年增长70%。近年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机构数量显著增加。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也从起步期进入了成熟期,但质量差异进一步凸显。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发布报告的状况比较好。从行业来看,电力、通讯和能源等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发布报告的状况最优。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另一个特点是,主要推动力量为行业协会及政府主管部门。例如,行业协会方面,为推动纺织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年成立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出台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2005,2008)》并大力推广实施。
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方面,自2006年起,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等陆续发布社会责任相关指引。截至2012年,40%的沪市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强制披露公司305家和自愿披露公司74家。2009年,商务部也颁布了《外资投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2010年,工信部把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式列入其职能。2011年,国家标准委宣布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目前,发改委、环境部、科技部、民政部等部门也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推广活动。
建议: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激励与惩处机制
尽管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乏整体的国家战略,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仍然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这造成我国缺乏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成熟理念、科学规划和有效沟通,企业并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内化为提高其竞争力和营利能力的重要战略。针对这一问题,人民网和中国公益研究院提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行业导向,并出台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如政府采购优先考虑社会责任履行得好的企业等。
二是加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及履行能力。要让企业认识到,履行好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甚至可能溢价,同时还有利于吸引投资。企业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比如通过研究及咨询机构引入国外优秀案例,建立引导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共平台等。
三是建立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激励和惩处机制。建立系统的外部评价机制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量。比如沪深市场可建立类似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投资指数,权威媒体或行业协会可建立相关评价机制等。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3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