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猫腻
房客房主均被黑中介设下陷阱
《法制日报》记者拿到中诚广信提供给房客的格式合同,发现其中没有任何约束中介违约责任的条款。
“押一付三”是租房合同中常见的付款模式,但黑中介将合同中第二次付房租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而最后一季度交房租则“交三住四”。实际上将合同变为了“押二付三”,变相提高了押金。
房客告诉记者,房租收条上也有玄机。“收到”一栏标明“代收”房租,黑中介以此辩称“只是帮房主代收房租”推卸责任。
明知发生违约,黑中介仍带人看房入住。徐立亚告诉记者:“我们前后劝走了3个人,但不能整天在家看着。12月30日,有个女孩以押一付一的低价入住。”
除了给房客设下陷阱外,黑中介还为房主量身打造了另外一套陷阱。
两位房主告诉记者,黑中介签订租房合同时,以少付或不付房主押金,并要求一个月的“免租期”的方式压价,并引诱房主签订隔断条款。
“130平方米的房子,只有一个卧室,我当时想,适当打隔断也可以。谁想到他们会给隔成‘群租房’啊!”另一位房主说。由于委托代理出租的模式相当于将房屋托管给“二房东”,房主往往疏于对房屋的管理,很少查看房子实际情况。待房主发现房子被群租时,黑中介以合同条款作为依据,房主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不按时向房主交付房租?这是中介公司另一个策略——给付了房租就无法制约房主。
就在徐立亚和记者到达该公司时,陆春明正在与两位房主进行“拆违”谈判。“这段时间我们在集中解决隔断的问题,今天就约谈了4个房主。”陆春明说。
由于合同中缺少关于“拆违”责任的约定,黑中介在其中做起文章。“拆违”的费用、搭配家具的支出、房租损失全部由房主承担。记者观察到,房租损失的核算标准比实际租价高出不少。
黑中介最后一张王牌是“金蝉脱壳”。陆春明与房主进行“拆违”谈判时,徐立亚向该房主提示中诚广信登报声明注销。或许是被戳到了敏感处,陆春明冲徐立亚吼道:“愿意解决问题就老实等着,不愿意解决就滚出去!”
送走业主,陆春明也承认,中诚广信正在清算,准备办理注销手续,重新成立一家公司,视政策执行严格程度决定继续经营隔断业务或经营整租。
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成立清算组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而记者在该公司二楼发现,一台复印机正嗡嗡作响,租房小广告不断被“生产”出来,并且小广告上仍包括450元起价的隔断房。
1月8日,记者再次致电陆春明欲详细采访事情经过,陆春明简要回答了纠纷经过后,表示正在与房主谈业务没时间,之后会电话回复。截至发稿时止,记者尚未接到陆春明回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