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从东部到西部
建设美丽吉林,吉林省着力推进东部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工程、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和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建设。作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大了对东北“三江源”的保护;同时,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型,长白山国有林区森林公顷蓄积量已接近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平。
“黑土层”变薄了!——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松辽平原,敲起了警钟。近年来,吉林省以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一项接一项。“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900条,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0%以上,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0.15亿吨,使得黑土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在梨树县小流域治理工程现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土壤得到保护和治理,庄稼长得好,农民一年能多收入500元。”四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杨忠彬说。
水波荡漾、鹤舞鸟鸣。目前,吉林省已建立湿地保护区21个,湿地公园20个,使全省39.3%的天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吉林西部还将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届时,白城市与常年比较,可增加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130万亩,增产粮食8.3亿斤。
白山松水间,生态文明的意识在不断蔓延,“绿色”的主旋律已经奏响,吉林将不断谱写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乐章。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