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伊利——

拥抱数字技术 加快产业转型(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王  珂
2022年01月09日05: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这头奶牛的产奶量最近波动比较大,要继续观察”“这头奶牛最近的状况很好,目前的喂养方案不用变”“这头奶牛最近吃得很少,该调整饲料了”……在伊利牧场,有几十年养牛经验的饲养员老孙在新帮手“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的帮助下,对每头牛的健康情况作出评估和分类。

  依托信息集成与数据处理技术,通过连接到牛耳上的耳标识别系统,就可以收集读取奶牛的健康档案,实现个性化监测、精准饲养和健康护理。“自从有了新系统,我可以轻松划分出高、中、低产奶牛,为饲料配方的调整提供参考,省时省力还更科学。”老孙说。

  老孙所在的牧场就是伊利集团多年打造的智慧牧场。通过组建科技研发组、养殖专家组,对大量牧场进行一线需求调研、养殖数据分析以及数字化技术攻关,从牧场实际经营管理需求出发,伊利创新开发了全面覆盖养殖领域的“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并向合作牧场免费开放。

  近年来,伊利以产品为抓手、以消费者为中心,紧跟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技术升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助力生产方、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共享发展红利、共享健康生活。

  智慧科技走进乡村牧场

  在福建省漳州市梅洲乡鼎业牧场的奶牛挤奶厅,现代化、智能化随处可见。从奶牛走上转盘到全自动化挤奶设备运转再到完成整个流程,仅需10分钟。

  高效得益于智慧科技的应用。以前需要30名工人才能完成的挤奶任务,如今只需6名工人就能完成。此外,牧场还安装了精准饲喂系统,让奶牛的营养更均衡。

  为实现科学饲养、带动牧民增收,伊利推动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四化牧场”,解决合作牧场在生产运营中面临的“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问题,做到保证原奶品质、提升奶源效率,全面推动奶业振兴政策落地。

  现在,鼎业牧场负责人老林每天坐在办公室,就能在手机上精确了解每一头奶牛的身体状况、挤奶量等信息,“我的目标是牧场养殖规模达到5000头。”看着牧场养殖水平节节高,老林对未来信心满满。

  面向终端销售,伊利组建了数字化中心和大数据平台,更高效、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伊利还通过建立和完善数字技术系统、资源体系、人才队伍,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促进降本增效。

  共同发展带动行业成长

  “执行标准流程后,奶牛每天的单产由以前的31公斤提高至现在的35公斤,仅这一项一年就能让牧场收入提高约300万元。”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淼潽牧场负责人谢利波说。

  长期以来,受制于资金、技术与管理等难题,淼潽牧场单产水平迟迟无法提升。通过与伊利合作,淼潽牧场获得指导与支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牧场管理,单产水平得以提高。

  如今,淼潽牧场发展势头向好,牧场积极聘请周边村庄的村民,帮助他们在家门口解决就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伊利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帮助、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实现互利共赢。未来5年,伊利还将投入300亿元扶持上游奶业,在资金、技术服务、良种奶牛、饲草种植等方面进行多项重点扶持,以此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合力。

  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勒温牧场主人哈米什·弗雷泽说,伊利大洋洲乳业与新西兰当地73家牧场签署了奶源收购合同,将助推合作牧场的长期良性经营。

  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

  2021年12月10日,伊利印尼乳业生产基地一期投产仪式在印尼西爪哇省举行。作为伊利在东南亚的首个自建工厂,一、二期全部建成后日产冰淇淋可达400万支,将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优质的产品选择。

  积极布局全球化,伊利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持续打造海外市场增长引擎,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

  在荷兰,伊利欧洲研发中心于2018年正式升级为伊利欧洲创新中心,伊利—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实验室同期揭牌。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伊利和瓦赫宁根大学的合作实现了进一步升级,尤其在创新研发、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等方面深化了沟通,伊利欧洲创新中心有望成为联合研发、合作创新的桥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伊利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以全球视角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截至2020年底,伊利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3109项,专利保护覆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奶酪等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在2020年世界乳业十强中排名第三。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9日 01 版)
(责编:胡永秋、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