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万物到家”催热即时零售 新业态彰显经济新潜力

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
2022年08月09日16:4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北京通州,90后的小刘经营着一家80平方米的平价百货超市,伴随着柜台电脑不断传来的新订单提示音,每天有数百个外卖订单从这里送出。

如今,一个月接近一百万元的销售额,是小刘一家根本想象不到的。一年多以前,他们原本在湖南老家经营一家百货超市,可是老家的年轻人都外出闯荡,上了年纪的人购买力弱,小刘的生意不温不火。小两口斟酌再三,决定去大城市闯荡一番。

因为熟悉超市的经营模式,小刘到北京依然选择了开一家百货超市,“我吃得了苦,可是刚来北京创业的艰苦却超过了我的预期,刚开始就是生意不怎么样,一天才几单,批发的也不会给你送,就得自己去拿。”他说。

“后来,我们走遍了周围的小区,开始了市场调研,重点主攻年轻人市场,调查周围的小区,哪些小区住的年轻人特别多,就这样慢慢调研发现,他们就是买些生活用品比较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逛大超市,所以他们选择网上购物。”小刘说。

于是,小刘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超市“挂”在了零售平台上,他的这次调整,现在被称作“即时零售”,依托零售平台的骑手,小刘的超市能在30分钟内,满足周边居民的日用百货需求,服务半径也从1—2公里拓展到5—6公里。

对于这种融合线上线下的新业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浩表示,即时零售是以电商平台为中介,带动社区线下零售小店去服务周边居民,除了能扩大线下零售的市场范围,对于线下实体经济也有促进作用。

“本地门店加上即时配送,这就是即时零售的两大核心”。近日,央视通过专题报道解读了即时零售,介绍了小刘借助即时零售这一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实现月销百万的“逆袭”。

小刘的创业故事受到媒体关注。央视报道截图

当前,伴随着餐饮外卖和新零售引领的即时配送品类扩张,即时配送需求进一步被挖掘,构成了同城物流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与此同时,互联网零售市场正在从“万货商店”变成“万物到家”。

“开一家线上商店,一点都不比开线下店容易。”对于经营,小刘也有自己的心得。他介绍,如何优化页面、哪些商品排在首页、如何制订促销策略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店周边社区,因年轻人较多,小刘也会专门调整进货方向,进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产品”。在后台的清单里,很多消费者已经复购了几十单,成为他们的老顾客。

小刘的经营方法,也可窥见即时零售和传统电商的不同之处。受益于即时零售,本地餐饮、商超等零售实体也连接和服务了更多消费者,销售也因此得到提升。

他的小店,在今年5月疫情时期,线上订单增长了约3000单,是平时的1.5倍。加上线下营业额,总营销额超过百万。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7月,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增长了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高达110%。

有专家表示,在小刘超市里响起的一声声外卖提示音背后,是实体门店与外卖小哥同舟共济谋生活的写照,他们代表着的即时零售新业态,也成为凸显中国经济韧性的侧影。

即时性需求的满足,需要更高效的履约能力和分布式的供给。即时履约包括骑手等网络配送员和智能调度系统,也包括了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科技应用。充足的运力、智能的派单机制、订单波峰波谷的有效调度以及最优的路线规划,综合决定了配送的时效性。

这也说明,即时零售将本地的实体商户尤其是大量中小微商户,与本地消费者串联,也让中国内需和消费即时流动起来,成为促进消费、助力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一根网线,一头连着实体小店,一头连着消费者的生活。像这样的小店,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他们的故事未来如何讲好,如何讲得更厚重,还需要线上线下的共同努力。

(责编:罗知之、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