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管”全城,手机可“秒办”
用好大数据,办事效率高
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党群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在秀洲区“心灵之秀——全民心理健康云平台”查看相关大数据。 |
建成智慧大数据运营中心,实现一屏“管”全城,管理便捷高效;政务平台数据联网,人们可以在指尖“秒办”很多事……如今,大数据助力政务的场景越来越广。随着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融入数字政府建设,中国多地打造“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从“线下跑”到“掌上办”,由“多头办”向“协同办”,政务服务日趋智能,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业务办理便捷
“以前来办理工程项目审批,需要准备的材料得一大包,如今少了好多,实在太方便了。”江苏宿迁市民王先生日前来到宿迁市民服务中心办理工程项目审批,被告知营业执照、立项批复等60份政府核发的材料不用自备,王先生只需提供图纸、合同等非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即可,这让业务办理时间大大缩短。高效便捷的服务得益于宿迁市推行的“超级管理员”政务数据共享改革。据悉,宿迁市探索“超级管理员”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让办事群众尝到了“数据多跑腿”的甜头。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搭建了数字乡村便民服务平台,小到出具证明、提供咨询,大到证件申报审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业务,群众都可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一站式”办理。数字乡村便民服务平台开通自助办理、收件自动审批、证照自助打印、信息自助查询等多种功能,实现“一网通办”。群众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村里会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办理,利用大数据,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用好政务大数据,能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得益于大数据等技术,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取得长足进展,“最多跑一次”“掌上办”等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获益面广,给百姓提供了便利,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
管理明显优化
在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能看到两个重要应用正实时连通。一个是社区网格员提交居民反馈问题的应用“津治通”,一个是市民办理证照、生活缴费、问题上报的手机移动端平台“津心办”。在“城市大脑”的协调指挥下,“津治通”“津心办”两个应用实现业务在线交互、数据实时流动,使问题处理更畅通、更便捷。
在位于佛山市的广东粤剧博物馆门前,社区工作人员何国权依次检查了卫生状况、消防配备和防疫工作,然后打开智能网格手机软件,对应各项工作一一勾选。“手机APP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记事本和活地图。”何国权说,每天巡查哪些街巷、商铺,进入哪些孤寡独居老人家里探视,督促哪些病患按时服药,手机APP上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每天走过的路线以及工作情况,种种数据都会传送到后台,及时同步情况,方便社区管理。原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通过打造“一网统管”的城市大脑,实现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采集日均数据量122万次,支撑45个部门业务……”这是今年上半年禅城区社会治理智慧化转型的部分成果,依靠大数据,社区治理和服务明显优化。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璜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从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到数字政府,各级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对市场、社会和自身的治理能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比如近年在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健康码系统、社会治理中运用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为解决群众办事难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系统等,都是大数据应用的集中体现。
重视数据安全
中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百姓少跑腿这件事上下功夫。广东深圳实现“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屏智享生活”,数据的有效连接与智能交互打破了不同部门、领域之间的壁垒;上海徐汇推动“一云汇数据、一屏观徐汇、一网治全城”,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运营实现了数据融合和互联互通。
国务院办公厅10月5日发布《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提出增强“跨省通办”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推动更多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政务数据纳入共享范围。“数字政府能不能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数据的治理能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无论是目前重点推进的“跨省通办”,还是未来要实现的“全国通办”,畅通数据要素流通都是前提。
“要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加强政府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的安全可控。”刘大成说,既要提高数据共享的规范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还要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安全保障,完善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政务数据的分级分类管理,合理确定共享范围,切实强化涉密、重要敏感、个人隐私等数据使用监管,确保政务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滥用和非法使用,防止共享数据被违规截留、商业化使用及其他数据安全风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