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财米油盐》|“壕”掷2000亿,卡塔尔世界杯靠啥“回本”?

2022年11月24日10:4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史上“最壕”世界杯开赛了!本届东道主——海湾国家卡塔尔,面积小、人口少,但盛产石油、天然气,可谓天生“土豪”。

根据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透露,从2010年赢得本届世界杯主办权至今,卡塔尔已投入2000多亿美元用于赛事筹办,大约是此前7届世界杯费用之和的5倍。

国际足联(FIFA)也为进入本届世界杯决赛圈的佼佼者们,准备了将近50亿人民币的巨额“大礼”。公开的奖金方案显示,冠军、亚军、季军将分别获得4200万美元、3000万美元和2700万美元。

一个个“小目标”数字夸张,卡塔尔和国际足联(FIFA)都不怕赔钱吗?

其实历经百年发展,世界杯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化路径和盈利体系。大到电视转播、广告赞助,小到一张门票、一个周边,经济效应一直都是历届世界杯的“金字招牌”:1998法国世界杯让法国GDP由负转正,实现4%的GDP增长;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南非带来49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和13万个就业机会;2014年巴西世界杯更是创造了高达15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毋庸置疑,无论在影响力或是‘吸金’能力上,世界杯都是仅次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顶级赛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体育金融研究中心总监王浩羽对人民网《财米油盐》表示,通过世界杯“吸金”的主体大概可分为五类:国际足联(FIFA)、世界杯主办国、媒体及赞助商、体育博彩业、全球制造企业。

数据显示,国际足联(FIFA)总收入的95%来自于世界杯。根据机构预计,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将有超过120万外国球迷入境,平均停留4-5天,假设以一人每天消费2000元计算,球票、酒店、餐饮等一连串的消费将为卡塔尔带来相当于超百亿人民币的收入。

而对于全球体育产业链来说,每一届世界杯也都是一次重大机遇。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世界杯用球,到球迷喇叭;从各代表队的球衣,到大力神杯摆件、32强旗帜……“义乌制造”已经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70%。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举办一场大型赛事不能简单只用盈亏多少钱来算账。”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照钰告诉人民网《财米油盐》,本届世界杯有三个“首次”,即首次在中东国家境内举行,首次在北半球的冬季举行,首次由从未进过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举办。对于卡塔尔这样的资源型国家,举办世界杯可以增强其文化软实力,可谓“一朝办赛天下知”。

王浩羽指出,着眼长远,卡塔尔2000多亿美元的投入,主要是集中在铁路、地铁、体育场、机场、酒店等基础设施上,这些投资也必将成为卡塔尔经济长期发展的稳定支撑。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卡塔尔经济增速将达到3.4%,而在“世界杯经济”的推动下,未来GDP增速还会上升到4.4%。

“不论是经济、人文、环保等各方面,世界杯让球迷共享体育激情的同时,也推动着全球共享世界杯的红利。”高照钰说。

换句话说,世界杯开场,“足球精神”燃起,对于东道主卡塔尔来说,与世界共赢的亲密连接或许才刚刚开启。

制片人 章斐然 谢婷

监制 吕骞 梁爽

策划 陈键 李佳

记者 申佳平

编导 剪辑 史新培

设计 林珊珊

人民网经济民生编辑部

人民网全媒体制作三部

联合出品

专题:《财米油盐》——你的财经宝典

(责编:申佳平、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