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2022年财经专题>>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

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GFWG)成员机构CEO年度会议在IFF年会举行

2022年12月04日14:38 |
小字号

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全球绿色增长和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全球已基本达成了开展多边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上,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GFWG)成员机构CEO年度会议举行,就绿色金融发展与合作展开专题和聚焦式对话。

为充分发挥中国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作用,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增长和转型升级,2021年12月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在IFF第18届全球年会期间,联合保尔森基金会、高盛集团等数十家世界企业机构发布全球倡议,成立“绿色金融工作组”(以下简称 GFWG)。

GFWG是在中国及各方支持下,推动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目标的“二轨”对话机制,将召集全球领先的机构及其 CEO级别代表,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能源及交通业、汽车制造业、零售业等,以及来自美国、欧盟、英国和中国的一流研究人员,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绿色金融和资本市场作为缓解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工具进行对话,找出解决方案。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和资金,特别是来自绿色金融领域的力量。

高盛集团总裁John Waldron认为,投资银行在加速绿色金融和能源转型方面需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企业、市场和政策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我们在绿色融资方面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政策决策来说都是主要趋势之一,我们认为投行处在一个最好的连接点,能够推动这个领域进一步的进展。”

John Waldron指出,高盛集团会团结整个金融业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到2030年我们要引领和撬动一共7500亿美元资金投入低碳转型当中。混合型融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把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和多边机构的资金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典范就是我们和亚开行一起推出的气候适应和创新基金,这是一个创新型的跨越亚洲的融资方案,为大规模实现转型提供了可扩展,可复制的模式。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结合相关实践,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绿色金融发展需要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据世界银行预测,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用110万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在实践中,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标准统一、技术突破、能力建设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高质量绿色金融数据缺失是全球的难题,要依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打造统一的数据基础,合理建设专家人才队伍,汇聚世界各国的金融、环境、企业管理等多领域的高端人才,组建全球化绿色金融智囊团,共同助力绿色发展。

刘金指出,中国实践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密切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用于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减排领域,为绿色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各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和优化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已经形成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碳金融在内的多层次服务体系。中国银行一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为绿色金融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在国际合作上,参与推动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等十余个多边或者双边绿色机制的有关工作,积极发出中国声音。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裁牛韧表示, 碳市场是借助市场的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了中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的企业,覆盖了大概有4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2.03亿吨,累计的成交额是90.16亿元人民币。

将这些数据和目前全球主要碳市场对比后发现,从碳配额二级市场现货交易的规模对比来看,中国的碳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同时期国际碳市场最大的碳现货市场。但目前中国碳市场仅仅只纳入了发电行业的控排企业来参与碳交易,碳金融市场目前还没有开放,市场的活跃度也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当前正推动中国碳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重点包括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不断扩充新的行业、企业加入碳市场;积极引入投资机构入市,包括金融机构;不断支持推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挑战时,中美企业也从自身做起,在生产制造等各环节不断探索绿色发展。Honeywell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rius Adamczyk表示,讲到融资,实际上我们要看到它的两端是不一样的,首先是项目融资,帮助项目获得资金,另外,科技融资帮助科技研发获得资金,项目融资、科技融资两方面都要考虑到。

Darius Adamczyk指出,霍尼韦尔在世界各地启动数以百计的绿色项目,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项目融资,从项目种类来说,首先在这样的项目当中要有强有力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这样的项目下面也要有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这样的监管环境能够促进向绿色科技进行投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发行方式变得越来越富有创新性,比如把利率和减排的结果挂钩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的结构,而且能够一开始就吸引到低成本的融资来源。

Darius Adamczyk说,科技融资上,霍尼韦尔的研发投资60%都投入到绿色和ESG的相关技术当中,这是我们研发投资很大一个占比,在早期阶段我们和客户团结在一起进行共同创新,确保研发出来的科技具有可用性、相关性,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所在国家乃至全球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深度参与到并购类型的活动当中,既有并购,也有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我们也不断寻求并购标的推动绿色发展、绿色转型。

作为一家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会计师朱庆锋表示,受益于绿色金融,近年来,中国节能绿色主营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节能下属财务公司建立了财务公司独有的绿色金融量化评价模型及相关绿色信贷管理制度、绿色风险评价制度等。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通过该体系对企业及项目进行量化测算,针对企业及项目符合集团绿色产业战略方向的程度形成了绿色评级,调整授信额度,利率价格等要素,实现资金精准投放。中国节能还灵活应用绿色资产、证券化工具,累积发行各类绿色债券133亿元,全部用于集团清洁能源、节能服务、固废处理、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板块。中国节能还创造性以基金方式,使用国际金融组织主权代管,改变传统分散、单一的项目模式,将资金使用方式从项目层面集成到了总体规划层面,通过一揽子项目建设,有力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表示,万科作为房地产传统开发企业,从2005年开始提出绿色建筑理念。万科在2016年又提出了绿色供应链,就是鼓励采购平台都来用这个平台,现在绿色供应链达到了400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规模,绿色供应链有一个口号:无绿色不采购,使用建筑材料、设备方面向绿色靠拢。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经济目标后,按照原来的ESG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已经不够了,必须提出新的标准,我们不仅仅按照国家新制定的标准提高,还要对原先传统的建筑进行改造,如果改成节能标准建筑,减碳是上亿吨,这是万科未来形成的商业模型。

随着新能源产业在全世界的加速发展,电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蒋理表示,传统燃油车高能耗是在使用环节,而新能源车高能耗目前看是在车辆或者电池零部件生产环节。因此,从目前看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重点在于零部件,主要是电池企业需要在中间发挥重要作用。宁德时代自身一直重视供应链的减碳工作,并且已开展了一系列核查和减碳工作,2019年,我们启动了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目前已经能够精细的核算每一个产品的全生命碳足迹,并且我们也相应地对价值链的合作伙伴进行赋能。

蒋理表示,碳中和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宁德时代在碳中和的道路上离不开国内外这么多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和努力,要为了更快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宁德时代启动了自己的“CREDIT”价值链可持续透明度审核计划,我们联合第三方的咨询机构、认证机构,针对上下游价值链伙伴进行了超过百场的培训赋能和现场数据采集,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正因为有这样全速的行动和大量的数据支撑,宁德时代对未来的碳中和目标有更大的信心。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责编:崔元苑、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