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发布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河九省(自治区)政府联合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期间气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成黄河流域防洪抗旱气象保障示范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试验区、气象赋能行业发展试验区,初步建成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标志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业务体系,基本形成流域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流域气象服务信息共享、协同创新、集约高效、保障有力,流域防洪抗旱安全、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文物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得到有效气象保障,初步建成气象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样板流域。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实现全流域气候区及主要气候变量观测全覆盖,天气雷达网距地面1公里高度监测覆盖率提升25%,中短期、次季节暴雨预报水平分辨率达到5公里,月、季、年降水趋势定量预测到县,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5%,黄河安澜气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设一系列气候观象台、站和生态气象观测基地,极端气候事件识别率达到80%,典型云降水系统增雨(雪)率提升到11%-13%,加强流域气候评估和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气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流域专业气象观测网,形成“气象+”服务业态,专业化网格气象预报服务覆盖综合立体交通、大城市及城市群、乡村振兴等领域,流域“一轴两区五极”高质量发展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建成,流域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不断深化优化;建立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流域新型气象保障业务服务体制机制,流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气象保障格局进一步拓展。
《规划》展望,到2035年,建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流域气象现代化体系,黄河流域防汛抗旱、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打造成大河治理、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发展、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气象服务的典范,建成气象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样板流域。
《规划》明确四方面16项重点建设任务: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保障黄河安澜。提升暴雨和气象干旱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强暴雨和气象干旱灾害风险普查评估。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诊断研判,科学开发流域云水资源,加强生态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
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保障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升流域粮食生产、城市和城市群、乡村振兴、互联互通气象保障能力,提升流域能源产业、文化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气象大数据应用,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流域气象大数据应用支撑、气象科技创新支撑,完善流域气象业务支撑系统。
此外,《规划》提出实施黄河流域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工程、生态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工程、气象科技创新任务等四项重大工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发布
-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河九省(自治区)政府联合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期间气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成黄河流域防洪抗旱气象保障示范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试验区、气象赋能行业发展试验区,初步建成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标志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业务体系,基本形成流域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流域气象服务信息共享、协同创新、集约高效、保障有力,流域防洪抗旱安全、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文物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得到有效气象保障,初步建成气象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样板流域。…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