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2022年财经专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地方领导访谈

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权威访谈)

——访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本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  方  敏
2023年01月13日09: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征程上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记者:2022年,上海经济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龚正: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奋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重振、实现V型反转。

  这份成绩令我们倍加珍惜。这是在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基本平稳基础上实现的,去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6.3万个,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是在城市核心功能持续提升中实现的,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近300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这是在发展新动能加快迸发下实现的,去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突破1.4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60%以上。

  这份成绩让我们信心倍增。前进道路上的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依然很多,但只要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不断开创上海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记者:上海未来将如何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走深走实,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当好开路先锋?

  龚正:当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上海发展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有基础、有条件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我们将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扩大开放这个最大优势,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一是加强重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关键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二是加强重大平台协同建设。聚焦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等“五型经济”,着力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等,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发展。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示范带动。着力推进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标志性意义的工程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城市配套设施能级,显著增强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的能力。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三个着力”上下更大功夫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海将如何做到“稳”和“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龚正:“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行稳方能致远。我们将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通过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为更充分的就业、更稳定的物价创造条件,为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留出空间,为更好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注入更多确定性。我们将继续狠抓国家和上海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不断夯实提质增效的物质技术基础。

  “进”是大方向,是目标,进得好才能稳得住。上海关键是在“三个着力”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加快实现向高效益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跃升。二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五个新城建设、南北转型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拓展新空间。

  持续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上海将如何统筹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龚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树牢“全过程创新”理念,着眼从0到1、从1到10的创新全过程,推动创新要素资源更好地聚合、协同、贯通。关键是加快健全“两项机制”。一项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合理均衡承担创新风险,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另一项是全链条加速机制。善于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底层技术和市场前景结合起来,在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加速支持政策,分层分类提供资金、人才、空间和服务。

  我们将始终坚持走创新引领发展之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集成,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一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二是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探索者”等计划,尽快形成自主可控的可替代技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大面向全球的引才引智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力量。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龚正:近年来,我们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布局,上海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去年,我们出台实施一批行动方案,积极竞逐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努力抢占先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一个突破、两个转型、三个强化”。

  “一个突破”,就是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更加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支持更多企业在创新链前端布局突破,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两个转型”,就是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企业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个支撑”,一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过去5年上海建设了20多个百亿级以上、400多个十亿级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年将再启动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二是强化园区载体支撑。优化产业布局规划,更好集中要素资源,引导53个特色产业园区错位竞争。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3日 02 版)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