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牢记使命,圆满完成“探索之行、发现之行”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侧记

2023年05月30日09:0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牢记使命,圆满完成“探索之行、发现之行”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这是指令长景海鹏(中)、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右)、载荷专家桂海潮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5月29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再一次星光闪耀,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这里举行。这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首次亮相。

   “为了能四次圆梦,能到咱中国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出趟差,这7年里,我没有耽误过训练。”作为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即将第四次带队出征太空,指令长景海鹏依旧自信从容,胸前佩戴的镶有三颗五角星的航天飞行荣誉标熠熠闪光,“现在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这已经成为我的标配。我们的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指令成千上万条,这一切都已烂熟于心。”

   “作为一名航天员,出征太空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为国争光是我们的初心使命,我们每一名航天员都在时刻准备、再立新功。”在现场,景海鹏坚定地表示,“我感到很荣幸,为自己生在一个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赶上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感到自豪,是祖国托举我们飞天。”

   此次,两位即将首次飞天的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都出生于1986年,他们年轻的脸庞上闪烁着自信光芒。

   与两位战友年龄相差20岁,在这个“跨代组合”的乘组中,作为指令长和老大哥的景海鹏坦言彼此之间并没有陌生感,也没有距离感,更没有代沟,“我们在一起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现在配合得非常默契,三个人团结得就像一家人、像一个人一样,因为我们的目标是1+1+1=1。”

   在现场,他给予两位年轻战友充分的肯定:“他俩是‘自燃型’的选手、‘自燃型’的航天员,不用扬鞭自奋蹄。看到他们俩坚毅的目光、自信的眼神,走起路来迈着铿锵步伐,浑身充满着力量,我特别高兴,对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感谢我们的指令长,既教我们飞行,又教导我们做人。”两年多来,从一名军校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朱杨柱深感幸运,他激动地表示:“感恩伟大的新时代,正是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航天梦。我更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价值。”

   对于本次“太空出差”,作为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的朱杨柱更是充满期待:“我期待尽快调整好状态,尽快适应太空失重环境;我更加期待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精准的操作,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维护好每一件太空设备,开展好每一项科学实(试)验,早出、多出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2018年,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的桂海潮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能够有机会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我感到很幸运、很幸福。”桂海潮动情地说,“相信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在乘组的密切配合下,在广大航天人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使命,将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由此前的验证之行、建造之行,拓展为探索之行、发现之行。”

   在现场,景海鹏还向大家透露了这次飞行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任务——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展示国际绘画作品,展出来自10个非洲国家青少年朋友“天和奖”的优秀作品。他笑着说:“我们将把孩子们最美好的青春、友谊和梦想带上太空,在中国空间站播下科学、友谊和梦想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今天,这个由航天驾驶员、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首位载荷专家组成的崭新乘组的首次亮相,意味着他们将承担更加繁重、艰巨的任务。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景海鹏满怀信心地说:“请祖国放心: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坚决做到乘组一心、天地一心,用最完美的表现,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最优异的答卷!”

   (本报记者 章 文 本报通讯员 占 康)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