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科技创新要敢让年轻人“挑大梁”

胡定坤
2024年11月29日08:44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科技创新要敢让年轻人“挑大梁”

日前,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全体大会在温州举行,峰会的年度议题是“青年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也许有人会问,年轻人真能担起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大任吗?答案是“能”,而且正当其时。

在科技领域,年轻人“挑大梁”、成大事的典范数不胜数。1958年,年仅34岁的邓稼先成为我国原子弹理论研究负责人。1961年,35岁的于敏受命攻关氢弹理论。“人民科学家”王小谟在担任国产第一部三坐标雷达总设计师时只有34岁。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郑哲敏,在开始攻关爆炸成型技术时,也仅有36岁。现在,“嫦娥”“神舟”“北斗”等航天团队,平均年龄都只有30多岁。

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就是典型代表:1998年,大卫·贝克推出“罗塞塔”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时年仅36岁;2010年,戴米斯·哈萨比斯创立“深度思维”公司时只有34岁;2020年,约翰·江珀领衔研制出“阿尔法折叠2”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时也只有35岁。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创造性劳动。年轻人由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往往能够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挑战,也更容易取得“灵光一现”的突破。而且,年轻人更乐于拥抱和接受前沿科技理念、科研方法,在关键技术攻关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在当今智能化时代成长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更热衷于使用人工智能解决传统技术难题。

让年轻科研人员“挑大梁”,也是科技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在科研团队中,我们既要有能够担当“定海神针”的老专家,也要有勇于“冲锋陷阵”的年轻人。老专家反映了今天的厚度,年轻人则决定着未来的高度。只有让一茬茬年轻人在科研一线经风雨、受磨砺,才能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军”。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要优化创新生态,倡导唯才是举,把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尽快使用起来。老专家拥有年轻人所不具备的经验优势,要甘当铺路石和领路人,热忱帮助、引领年轻科研人员成长进步。

当然,我们倡导让年轻人“挑大梁”,并不是盲目“唯年轻是举”,而是要破除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有能力解决关键问题的年轻人在关键岗位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坚信,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科技创新的“弄潮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