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网贷“反催收”套路多 

2024年11月29日19:11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反催收”黑灰产业揭秘:远离陷阱 守护信用

  2019年前后,随着互联网金融崛起,催收行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催收问题也日益凸显。网贷催收新规出台后,全国催收行业迎来严监管,许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号召出台延期还款政策,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

  然而,这些纾困政策却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他们通过伪造病例、渲染悲情、刻意激怒催收人员等手段,教唆借款人恶意拖延甚至逃避还款,以此谋利。“反催收”开始野蛮生长,并逐步形成黑灰产业链。

  早在2022年,媒体就曝光过“反催收”乱象。因投资失败欠下30多万元贷款的汪女士,偶然在网络上了解到有公司专门提供所谓“协商还款、停止催收”服务。暂时无力还款又不想留下征信记录的汪女士联系了该公司,对方表示要收取总欠款6%的委托费用,并要求其邮寄一张手机实名电话卡。

  “这是‘反催收’组织的典型套路”,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其承诺就像空中楼阁,不仅无法兑现,反而让借款人陷入更深的泥潭。”

  据了解,“反催收”组织有五大常用套路。

  虚假宣传 精准“钓鱼”

  “反催收”组织如同网络上的幽灵,利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媒体聚集大量群友,散布“快速解决逾期”等虚假承诺;利用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精准锁定目标群体,大肆宣扬“凭本事借的钱不用还”等错误观念,煽动借款人逃废债。

  伪装专业 诱导签约

  一旦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反催收”组织便要求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号、逾期时间等敏感数据,并签订委托协议。在此过程中,借款人还需邮寄自己的电话卡,以便“反催收”人员冒充借款人与金融机构沟通。

  伪造材料 恶意投诉

  “反催收”组织还会伪造虚假材料,如疾病证明、贫困证明等,甚至通过PS技术篡改个人征信报告,以此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发起恶意投诉,试图通过施压达到减免债务的目的,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也使借款人面临不必要的风险。

  收取高额费用 承诺难以兑现

  “反催收”组织通常会向借款人收取欠款总额5%至20%不等的高额代理费或服务费。一旦借款人发现被骗,这些组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难以追责。

  贩卖信息 加剧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反催收”组织在骗取服务费后,还可能将借款人的信息贩卖给其他组织。骚扰电话和短信等如同洪水般不断侵扰借款人的正常生活。

  “反催收”行为不仅使金融机构整体资产质量承压,严重浪费监管及金融机构的投诉资源,也给金融市场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当前,打击“反催收”组织已然成为行业共识,多地监管部门陆续发布相关通知,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强协同合作,联合司法机关采取专项行动。

  今年,上海金融监管局明确针对有系统性风险隐患、严重破坏金融秩序、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的不法金融中介加强联合研判和刑事打击。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反催收”黑灰产业,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

  面对无孔不入的“反催收”组织,金融消费者如何应对诱惑、保障自身权益呢?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建议,面对债务问题,消费者更应避免落入陷阱,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合法途径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保持警惕,不轻信网络上“减债免息”等看似诱人的广告,牢记这些动人的说辞背后往往暗藏陷阱。

  遇到还款困难时,应主动沟通,银行或网贷平台通常会视情况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或延期还款等,以减轻借款人压力。

  加强自我信用和财产安全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如同“第二张身份证”,绝不能轻易透露给陌生人或机构。

  最后,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呼吁,理性消费,保护隐私,珍惜信用,携手共建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责编:曹淼、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