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就有用黃金“壓箱底”的傳統,現代人對黃金投資也情有獨鐘。眼下,黃金投資渠道不少且各有利弊,而漸行漸近的黃金ETF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新寵”。
據華安基金專家介紹,目前內地主要的黃金投資渠道有六種,即實物金條、銀行銷售的紙黃金、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實盤交易和黃金現貨延期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以及黃金QDII。這六大投資品種在門檻、交易費率以及投資標的上存在較大差異。
其中,金交所現貨Au99.99合約起始投資門檻為100克黃金,延期Au(T+D)合約1000克起,上期所黃金期貨1000克起。按照2月4日收盤價計算,金交所Au99.99現貨合約和Au(T+D)延期合約交易門檻分別達33674元和336480元,上海黃金期貨主力1306合約交易門檻達340150元。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顯然並不適合參與。
實物金條、紙黃金門檻稍低。不過,實物金條要繳納加工費、物流費、經銷手續費、回購費。紙黃金交易成本同樣不低,且銀行作為做市商在同投資者進行對手方交易時還設置了價差。
黃金QDII投資的是海外黃金ETF。在海外市場,這類產品因具備門檻低、交易便捷、流動性強、緊跟黃金走勢等特點而發展迅猛。截至2013年1月24日,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總資產達到715.21億美元,持有黃金1300噸。
如今,與海外黃金ETF有著相似優點,且可以直接投資國內市場“一手金”的創新投資產品已經呼之欲出。據悉,華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証券交易所合作開發的黃金ETF及聯接基金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有望成為黃金投資領域的“新寵”。
以華安基金申報的黃金ETF及聯接基金為例,其主要投資目標為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黃金現貨Au99.99和Au99.95合約,每份基金份額對應0.01克黃金,按証券交易所最小交易單位計算,每手基金份額即1克黃金,約350元左右。
基金專家表示,通過ETF這一創新途徑投資黃金,不必擔心實物黃金儲藏、運輸、保管、安全等問題,也免去了相關費用。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類ETF產品,投資者可以用自己的証券賬戶像買賣股票一樣買賣黃金ETF,手續簡單、交易便捷。
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內地民間黃金儲量大約為6000噸,人均僅為4.6克,與約20克的全球人均水平相去甚遠。投資界人士表示,黃金ETF在內地市場的問世,將打通黃金投資與証券賬戶投資,激活普通投資者參與黃金投資的熱情。這也有助於增加國家廣義黃金儲備,實現“藏金於民”的戰略目標。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