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殯葬股”尷尬:毛利豐厚 股價疲軟

鄭道森

2013年12月30日08:01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殯葬股”尷尬:毛利豐厚 股價疲軟

  “熱炒福壽園的時候,大家別忘了中國生命集團!”12月19日,福壽園上市當天,內地投資者論壇上,有投資者發出了這樣的提醒。

  早在福壽園上市之前,港股中已有多隻殯葬行業的股票——中國生命集團、安賢園、香港生命科學等,如今這幾隻“殯葬概念股”的價格長期處於1港元以下,業績也屢屢出現虧損。

  作為“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福壽園的招股書稱,公司提供的是高端殯葬服務,並稱所謂“高端殯葬服務”價格一般較大眾市場殯葬服務高至少一倍。

  不過,福壽園走高端路線的同時,民政部門正在推行“惠民殯葬”、“節地葬”。福壽園招股書中,亦提到了業務模式的相關風險,“我們可能無法就我們的殯葬服務保持較高定價,這可能對我們的利潤率造成不利影響”。

  “殯葬股”股價多低於1港元

  “我是一個愚蠢的投資者,IPO中了1000股,一股都沒出,還在5港元多的高位買入2000股,折合成本4.49港元,再加上手續費,和IPO申購融資的利息手續費,已經被套了。”12月23日,在內地的投資者論壇上,網友“Daniel_Charles”談起了自己認購“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的經歷。

  上市前,福壽園原定發行價指導區間為每股2.88-3.33港元,在投資者的追捧之下,最終以3.33港元發行。上市首日,福壽園開盤價即為5.30港元,較發行價上漲近60%。此后,連續幾天股價下跌。

  上市首日,在開盤后半小時內,福壽園股價最高沖至5.54港元,隨即開始回落,最終以4.82港元收盤,較開盤價5.30元下跌9.06%。隨后的兩個交易日,福壽園的股價又分別下跌了2.7%和6.18%。在經歷了小幅上升回調之后,截至上周五港股收盤,福壽園股價回到上市首日開盤價附近。

  福壽園是不是一隻好股票?在經歷了上市后的“高開低走”之后,一些投資者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別忘了中國生命集團。”有投資者提醒說。

  在福壽園上市之前,港股中已有幾隻殯葬企業的股票——中國生命集團、安賢園等,如今這些股票的價格均長期在1港元以下,其中一些公司甚至爆出了虧損。中國生命集團即為一例。

  2009年9月9日,台灣商人經營的殯葬公司中國生命集團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上漲44.44%,4天后股價翻了四番,並迅速飆升至4.24港元的最高價。一個月之后,中國生命集團的股價進入了下跌通道。

  從月K線圖來看,這隻股票的最高價格4.24港元,定格在了上市后的第一個月。上市后的第二個月,中國生命集團的最高價為2.07港元。上市一年后,中國生命集團股價跌至1港元以下,如今的價格已不足0.3港元。“港人對中國生命集團痛楚記憶猶新。”論壇上,有網友這樣評論。

  同為殯葬行業的港股安賢園中國,股價也經歷過長達4年的下行行情。月K線圖上看,這隻股票2009年8月的最高價為0.67港元,此后一路下跌,2013年最高價僅為0.08港元。今年9月以來,隨著公司逐漸扭虧為盈,股價開始逐漸抬升,至今仍低於0.3港元。此外,勤達國際集團、香港生命科學等殯葬類股票,價格也都長期在1港元以下。

  與福壽園類似,這些在港上市的殯葬企業也大多有著70%到80%的毛利率,但卻因為各種原因屢屢爆出虧損。

  中國生命集團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額為6176.7萬元,毛利為4628.8萬元,毛利率達74.9%,但“銷售開支”為2511.6萬元,“行政開支”為4410.3萬元,最終公司年度虧損2978.9萬元。

  截至2013年3月31日,安賢園2012財年收益為1.27億港元,毛利為6963.3萬港元,毛利率為54.8%,但“行政費用”高達3832.8萬港元,公司最終年內虧損437.9萬港元。

  中民安園殯葬業務連年虧損

  港股幾家殯葬企業當中,香港生命科學(原“中民安園”)的情況,曾與福壽園頗為類似,而這家公司旗下的殯葬業務曾連續3年錄得虧損。公司也在借殼上市4年之后,主營業務轉向生物醫藥領域。

  中民安園的前身是北京中民安園投資有限公司,是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社投資設立的一家專業從事中國內地公墓、陵園項目投資的控股公司,在內地多個城市擁有墓園業務。

  2008年,中民安園通過借殼港股新醫藥,登陸香港資本市場,這家公司曾被媒體定位為“中國第一個整合全國公共墓地的公司”。

  上市之初,中民安園的主席為《公益時報》社的社長劉京,《中國商人》雜志的一則報道稱,劉京曾在民政部工作20多年,先后在辦公廳、城市福利司、中福公司、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工作,2001年起創辦《公益時報》。這份報紙由民政部主管,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主辦,劉京同時擔任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的副會長。

  中國經濟網的一篇報道曾這樣評價劉京和中民安園——他在民政系統的修煉和對殯葬行業的理解是許多人無法企及的,中民安園豐厚的底蘊也為其成為殯葬行業的領跑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隻要對殯葬行業稍有了解的投資者,很容易分析出中民安園在殯葬行業的巨大優勢。

  在2008年8月接受《中國商人》採訪時,劉京曾表示,中民安園在全國已有超過5000畝的公共墓地,並且正在與全國多家經營性陵園企業洽談投資事宜,其中包括深圳、廣州、哈爾濱、武漢、南昌、成都等地區的陵園項目,合作的方式包括投資、收購及全方位的合作,原則上收購合作企業不低於51%的股權。

  “目前國家已停止審批新的經營性墓園項目,現有的經營性墓園已變成稀缺資源。中民安園通過香港上市整合資源,這對於中國殯葬行業具有重大意義。”在當時的採訪中,劉京這樣表示。

  在這樣的公司背景和經營策略之下,中民安園的殯葬業務出現了連年虧損。截至2013年3月31日,中民安園2012財年在殯葬及相關業務方面的虧損淨額約為175.4萬港元(2012年虧損758.2萬港元)。

  如今,中民安園已通過收購一家干細胞技術方面的公司成功轉型,並將股票名稱變更為“香港生命科學”。

  “高端殯葬”面臨政策風險

  作為“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的質地與前述殯葬股有何不同之處,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有投資者將中國生命集團與福壽園的業務進行對比后認為,中國生命集團的資產是經營托管的幾個殯儀館,也就是殯儀服務。后端殯葬差異化的墓地產品基本沒涉足。當時被熱炒的異地殯儀服務擴張也進展緩慢,被期待的所謂外延式增長沒了,當然支持不了爆炒后的市值。而福壽園本身已有的產品是漲價趨勢,外延式增長也值得期待。

  還有一些投資者看好福壽園在殯葬行業的高端定位。福壽園的招股書稱,公司提供的是高端殯葬服務,並稱所謂“高端殯葬服務”價格一般較大眾市場殯葬服務高至少一倍,並且是針對有相對較高可支配的高端消費群體。

  為了彰顯高端定位,福壽園稱要將墓園打造成一座“人文紀念公園”,並力邀多位已故名人“入住”,園內有大片的草坪、大量的雕塑。這樣的格局,與一般意義上的墓園頗為不同。

  在這一定位下,2013年上半年,上海福壽園的定制藝術墓的平均售價為24.9萬元,成品藝術墓的平均售價為7.63萬元,銷售收入分別佔墓地服務收入的28.9%和32.1%。

  福壽園走高端路線的同時,民政部門正在推行“惠民殯葬”、“節地葬”。在《殯葬綠皮書——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2-2013)》中,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撰文稱,要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今年5月,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施小琳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將加強對經營性公墓的指導規范,對於價格明顯偏高的將進行干預和管理。此外,她還力推海葬等環保節地的殯葬方式。

  在福壽園的招股書中,也提到了業務模式的相關風險。“我們可能無法就我們的殯葬服務保持較高定價,這可能對我們的利潤率造成不利影響,”招股書稱:“倘我們因競爭或其他原因被逼下調價格,則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責編:薛白、呂騫)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