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门槛降低 将从三方面推动经济转型--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创业板门槛降低 将从三方面推动经济转型

李 佳

2013年07月18日08:10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融“国十条”),是决策当局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制定的“一揽子金融方案”。在这一揽子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为未来创业板市场发展提供了指导思路。

  近两年,监管机构为创业板上市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在于完善创业板功能定位,扩大创业板市场服务范围。但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结构性矛盾、资金分布不合理及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金融“国十条”的推出,着力点是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因此放宽创业板准入标准,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创业板市场服务功能及范围,更是着眼于整个经济转型的大局。

  其一,降低创业板准入标准,有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真正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目前,金融体系“资金空转”和实体经济“资金匮乏”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严重的结构矛盾,这也反映出金融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低下。因此,放宽创业板准入标准,将为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使更多新兴企业通过创业板市场解决融资难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与此同时,随着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将为更多“存量货币”创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从而解决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尴尬局面。有利于配合“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货币政策思路,从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其二,降低创业板准入标准,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投资的结构性矛盾,并提高投资效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及时推出经济刺激政策,成功避免了经济增速下滑。但是,这种经济政策导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致使大量社会融资涌入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推高实际融资成本,对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等领域形成挤压。这意味着过剩的“存量”资金不仅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还徘徊在地产、融资平台以及过剩产能等低效率领域,导致投资结构矛盾加剧。

  放宽创业板准入标准,通过为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机会,可以引导“存量货币”从低效率产业流向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改变目前我国投资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提高投资效率。

  其三,降低创业板准入标准,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重投资、轻消费”的现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从国际横向对比来看,虽然居民储蓄率处于高位,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因此,降低创业板准入标准,大量具备投资价值的新兴产业将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为高企的居民储蓄或社会“存量货币”提供了具备价值增长潜力的多元化投资机会,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提高居民消费,由此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重投资、轻消费”的现状。

  此外,放宽创业板市场准入标准,应对相应的退市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要简化创业板市场退市的操作流程,加强上市企业信息披露,以防范不合格企业进入市场导致的风险,真正使创业板市场在“阳光”下健康运行,由此提高创业板市场服务于经济转型的效率。(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

(责编:杨曦、杨波)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