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解读三中全会

海通证券李迅雷:资本账户开放可在自贸区先行先试

股指与经济基本面背离有三方面原因 改革利好资本市场

2013年11月15日13:27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手机看新闻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解读三中全会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解读三中全会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杨波)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闭幕,如何看待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路线图,近日,人民网财经频道独家专访了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请他就三中全会对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解读。李迅雷表示,对于金融改革中有争议的问题,如资本账户开放,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通过负面清单方式来减少政府审批程序。如果改革措施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对于资本市场毋庸置疑是有利的。

李迅雷认为,这次改革方案有两条主线,一是国家治理层面的,将改革决策权上收中央,解决了以往改革中部委与地方各自为政、受部门地方利益制约的问题,二是在行政体制上简政放权,打破壁垒,放松管制。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迅雷表示,公报中多次提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在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而在去年的中央全会上,提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可见中央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意味着下一步必须进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通过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李迅雷认为,在众多资源要素的改革中,如何推进土地要素的改革非常重要。公报提出要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权利,就是要把农民集体拥有的土地进行确权,地方政府未来征地的时候,对土地价格就不能适用于目前的补偿方式。但目前要推进这方面的改革也有难度,因为地方政府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改革中让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更加匹配,需要有配套的财税体制改革,扩大征收税源,如房产税、消费税(从目前的生产环节由中央征收,转为消费环节由地方征收),给地方扩大税源。

对于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楼市泡沫问题,李迅雷认为,今后政府的楼市调控主要应该靠增加供给的办法,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是毫无争议的事情,政府需要做的是让这个泡沫不要再继续吹大。

李迅雷建议,要趁着现在大家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还比较大的时候,政府尽量增加土地的供应量,这和我们目前的土地改革也要配合起来,尤其城市的土地改革,目前城市土地中的工业用地,它的价格是非市场化的,造成了我们城市用地效率的低下,而企业在土地上投资的也就是一些非常低级的产业。在土地市场建设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改革举措。

金融改革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放开又颇受争议,李迅雷建议,资本账户开放等尚存争议的金改措施,目前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

李迅雷表示,金融危机和金融改革之间是有一定相关性的,拖延改革,遇到金融危机的概率有可能更大,如果不推进改革,未来可能导致我们金融市场的混乱,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对于资本市场,李迅雷认为,过去5年股市和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严重的背离,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新股发行定价的问题,投资者在高位买单,股息率太低,股市的投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二是沪深指数成分股主要由周期性行业构成,最近几年周期性行业的毛利率都在下降,创业板指数因为没有这个问题,今年就表现很好,三是跟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一定关系。

李迅雷表示,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化改革导向,只要后续举措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执行,在市场有了充分竞争机制,有了公平的资源配置,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有好处的,对我们的股市毋庸置疑是有利的。

以下为专访实录:

人民网记者: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为产业调整升级、多领域市场化改革、破除垄断、扶持民间资本、简政放权等方面的结构性质变,您认为这次改革的背景和主线是什么?

李迅雷:改革的背景是因为过去十年我们国家在改革的步伐上推进相对缓慢,累积的问题也比较多。

三中全会这次提到的改革的领域非常多,改革的主线有两条,一个是国家治理层面的,我们现在的很多改革都是由各个部委来推进的,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会涉及到利益问题,此次报告中提出了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样整个改革的决策重心就到了中央,在中共中央这个层面来推进。这一方面体现了把决策权的集中,改革决策权的上收,另外一方面在行政体制上是简政放权,打破壁垒,放松管制。

人民网记者:您认为在三中全会的公报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李迅雷:有个提法在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多次,要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第一次提出的。也就是说必须要进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在土地上面提到要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权利,就是要把农民拥有的土地进行确权,地方政府未来征地的时候,就不能适用于目前的“掠夺式”补偿方式,在农村的土地价格市场化之后,产业调整和升级就会更加自然,如果生产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使得产业升级无法进行。我想在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

人民网记者:金融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放开,学术界和市场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否适合金融改革?

李迅雷:现在来讲利率市场化已经在不断的推进了,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有种观点认为,我们毕竟是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过快会导致境外热钱对经济冲击过大。但中国的经济体量很大,我们的外汇储备也是全球第一,所以我是觉得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从推进的方式来说,让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有争议的话,我们就先试验吧,看到底怎么样。通过对自贸区里面的参与者的分账户管理,是完全可以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我认为推进金融改革,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人民网记者:在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过程中,国内有两个行业特别受到关注,那就是银行和房地产,你认为改革过程中如何应对银行和房地产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比如民营银行放开,在打破垄断的同时,会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李迅雷:金融危机和改革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拖延改革,遇到金融危机的概率有可能更大。现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还是比较快的额,尤其是今年以来整个利率水平上涨比较快,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也是个比较好的时机了。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国内利率结构和金融体系可以更加合理化。

现在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利差很小,3A级与2A级的债券信用利差很小,这也是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不推进改革,未来可能导致我们金融市场的混乱,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觉得要尽快推进这件事。

人民网记者:对于房地产市场,今年老百姓最大的感觉,就是房价上涨很快,这次三中全会的公报里面并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市场,但已经有经济学家提出了楼市泡沫的问题,希望政府早点推出措施应对楼市泡沫。

李迅雷:在在房地产政策上,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增加供给,这也是市场化的手段。行政手段更多地是去抑制需求,但调控的结果就是需求的刚性还是存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在这个背景下,楼市调控主要应该靠增加供给的办法。

楼市泡沫破灭也好,不破灭也好,这是很难预测的。但是总体来讲,现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是毫无争议的事情。我们政府最主要的就是应该让这个泡沫不要再继续吹大。

因此要趁着现在大家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还比较大的时候,政府尽量增加土地的供应量,这和我们目前的土地改革也要配合起来。尤其城市的土地改革,城市土地中的工业用地,它的价格是非市场化的,价格非常便宜,如果是住宅用地,就非常贵,这就造成了我们城市用地效率的低下。

工业用地很便宜,大量企业就在工业用地上进行投资,因为地便宜,因此企业在土地上投资的也就是一些非常低级的产业,这样导致效率不高,城市的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土地市场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改革举措。

人民网记者:关于土地改革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也是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农村土地到底是不是可以放开交易,来抑制目前疯涨的住宅土地价格?

李迅雷:我认为现在从土地改革的进展来看的话,农村承包的耕地流转应该没什么问题。农村的建设用地、经营性用地流转也是有可能的。农村非经营性用地这块,限制还是比较多。这块来讲的话,我觉得有进展的话要等到2016年以后。

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这个表述比五年之前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就少两个字——“逐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是逐步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这次的话把逐步两个字取消了,但对农村非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要推进,难度很大,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是城镇的六倍,一旦全面放开流转,对城镇房地产的打击是知名的。目前的进展也不是太快的。

人民网记者: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地方政府是不是不太愿意去推这个事情?

李迅雷:目前我们的土地是高度的垄断,这方面要有进展的话,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不对应,地方政府50%的财权对应80%的事权,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的收入来弥补财政支出的不足,也就是大家所称的“土地财政”。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是城镇的6倍,一旦放开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话,那土地供应量的大增会导致地价的暴跌。

人民网记者:从刚才您的分析来看,土地改革与我们目前财税政策的改革也息息相关,您如何看待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来的财税制度改革?

李迅雷: 财税方面的改革就是要增加地方的税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税改革,从生产环节增收转向消费环节征收,原先的消费税是归中央的,改革之后一部分就就可以归地方。另一方面就是房产税,现在地方政府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如果房产税能够扩大试点,也可以增加地方的税收。

人民网记者:人口的老龄化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那您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李迅雷: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我觉得应该是会推出来的,对于二胎的要求也不是任何人度可以生。它在短期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长期来说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对于促进消费、医疗、卫生、养老、教育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吧。

人民网记者:过去5年时间,股市指数和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背离,这也让中国资本市场饱受诟病,但今年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各方对于改革红利都非常期待,您如何看待此轮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股市能够走出低迷走势吗?

李迅雷:我们资本市场表现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新股发行有问题,投资者你拿的股票的成本是多少很关键,你如果拿的股票成本可以比较低的话,你的收益就应该相对比较高一些,如果拿的成本过高,那么股息率就会是很低的。这样您的投资价值就会很难体现出来。第二个跟行业属性有关系,我们的指数编制主要还是以周期性行业股票为主,现在周期性行业的毛利率都在下降,这个股指表现不好也是很正常的。创业板指数今年表现比较好,也是因为它的指数构成主要是新兴行业,抗周期的风险能力比较强。第三点跟公司治理有关系,我们的股市里面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几方面的问题叠加,就造成了我们这个市场不太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必须要推进改革,在这次的公报里面也是提出来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有了充分竞争机制之后,有了公平的配置资源,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有好处的,如果在这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话,改革的举措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执行的话,那对我们的股市毋庸置疑是有利的。

人物简介:

李迅雷长期从事金融研究,曾任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研究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起至今,任海通证券副总裁,同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 

(责编:杨波、吕骞)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